一、優(yōu)點
(1)Zoom后跟緩震還不錯
Zoom Freak 1緩震配備了相當少見的雙層后跟Zoom。這無論是在哪一個層級的籃球鞋之中都不是非常常見,但是我在實戰(zhàn)中感覺效果算是體驗良好。雙層Zoom的組合感覺軟硬適中,不會太軟太硬,也不會泄力,但是緩震感也非常足夠,是讓人滿意的后跟緩震。
前掌部分應該是只有泡綿,雖然沒有什么說得上的緩震科技,但腳感還可以。不過雖然沒有用上什么科技,前掌卻意外的厚,貼地感并沒有非常好,啟動速度則是還可以。可能是因為這雙鞋定位是給前鋒球員穿著的緣故,所以這雙鞋的重心并不算是很低,但也不會太高。
其實我對于使用雙層Zoom這點是略有不解,因為這樣的腳感并不比例如Soldier系列的單一個后掌緩震要強很多,應該是持平或小勝。雙層緩震或許是個話題,或許有我忽略的過人之處。
(2)抓地力不錯,但部分不太耐磨
Freak 1的外底是交叉的橡膠與水晶底,水晶底部分設計靈感源自玫瑰,紀念Giannis已故父親,沒想到設計師這么用心喔。橡膠部分則是幾何形狀,有點類似希臘文字圖形感的形狀,致敬一下字母哥的祖國。
目前在多個室內場地實戰(zhàn)下來,我個人感覺抓地力表現非常好,可能因為水晶底的部分在室內場地表現更優(yōu)秀的關系。無論側向還是前后向,目前我都還沒有打滑過,可說是讓人非常放心的外底。
但是耐磨度可能就比較令人擔心了,水晶底的部分并不耐磨,倒是還沒像Kobe 4那種近乎橡皮擦的程度,但是打個2-3場已經可以看見水晶底的部分略有拔絲。目前推出的配色似乎還沒有XDR版本的,如果你是專打水泥地的話,建議等到有XDR款再入手,或是可以上官方網站ID選擇XDR外底。
(3)包覆支撐都不錯
Freak 1的鞋面材質是網布,坦白說摸起來有點廉價,但是包覆性算是很不錯的。厚實的鞋舌結合網布鞋面提供了很完整的包覆性。腳跟泡棉也很扎實,絕對不會發(fā)生不跟腳的問題喔。
鞋身前半段,從橘色款可以明顯看出,有類似飛線Flywire作用的束帶,連接著前兩格的鞋帶,除了提升包覆性之外,這樣的配置也要比漂亮但是脆弱的Flywire要耐久一點。
Freak 1的整體支撐性也還算不錯,前掌連接水晶外底的防側翻設計很顯眼,效果也很不錯。水晶外底后方則是延伸到腳跟內側旁邊,與中底一起形成倒鉤狀,對腳跟兩側也有固定的作用,配上后跟內置TPU,整體支撐算是非常完整。反倒是中幫的設計,其實對腳踝保護不是很明顯,不過其他部分對于雙腳的支撐絕對都足夠了。
倒是大家在網上討論熱烈的沒有抗扭轉支撐片這方面,我個人實戰(zhàn)多場下來并沒有明確感受到抗扭轉的問題。當然這可能跟我的打法有關,雖然我的打法相對較少身體碰撞,但是跑動非常多,全場開放進攻的來回也很多,但并沒有特別覺得抗扭轉特別差。
二、缺點
(1)略頂腳趾
近年Nike的EP款,似乎致力于將很多款式將前掌做寬,最顯著的案例就是Kyrie 4跟Kobe A.D. Mid。對于國內普遍來說前掌較寬的群眾來講,或許是個福音。但是對于一般腳型,或是像我腳型略偏窄的球友來說,就非常痛苦了。
由于Freak 1楦頭略寬,腳趾上方空間也較大,在全場來回奔馳多次,以及急停多的打法下,腳趾很容易因為松動頂到前端。但這個問題不算太嚴重,相比于Kyrie 4,或是Kobe A.D. Mid來說都算是輕微,但如果你的腳真的非常窄,那可能需要考量到這個問題。
總結
新科MVP的新戰(zhàn)靴,表現得可圈可點,我覺得算是還不錯。但是其實跟我期待的不太一樣,因為在擁有簽名鞋之前,字母哥穿的都是偶像兼精神導師Kobe的系列球鞋,是后衛(wèi)鞋設計導向為主,但Freak 1在我眼中是一雙不折不扣的前鋒鞋。
事實上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目前市場上簽名鞋感覺還是后衛(wèi)導向的設計款式居多,我覺得Freak 1很好的補足了中階款明星前鋒代言鞋這個空缺。Paul George本人雖然是前鋒但鞋子一直是后衛(wèi)設計導向,Kyrie系列更不用說,專門為變向打法設計。KD系列現在已經走向高端市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負擔,所以我覺得Freak 1的出現是Nike漂亮的一手。
如果你是打法偏向大小前鋒,需要足夠緩震但又不失靈活的打法,而且預算適中不想花太多錢但又想買一雙簽名鞋,那Freak 1應該是目前市場上的首選。就在我寫文章的同時也發(fā)售了漂亮的全白配色,這雙已經沒有水晶底的部分,耐磨度我猜會比首發(fā)的兩個配色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