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全明星賽上,麥克格雷迪穿著一紅一藍的鴛鴦配色T Mac 3走到了賽場,瞬間就把人們的眼球給吸引過去。在十年后,adidas復刻了這套鴛鴦球鞋,而且以真正的鴛鴦配色形式去復刻,在國內市場造成最大轟動,在北京的adidas店門口竟然有千人排隊取號,就為得到這雙鞋子。因為市場也好,因為人們的情感也好,這套鴛鴦配色的T Mac 3已經成為可望而不得的一雙鞋子。但是好在還有市售的普通配色能夠讓我們零距離接觸。
人有時候的情感很奇怪,總期望著在以后去完成了自己當時不能完成的一些事情。而且很多人也是這么做的。就好像這雙TMac 3,這雙球鞋誕生的時候,我只是一個初三的學生。大家的學生時代總是經濟比較拮據,所以看到漂亮的球鞋和昂貴的價簽并存的時候,只能望而興嘆。十年后,我們已經經濟獨立了。這雙兒時可望而不可得的回憶現在可以順利走進我們的生活當中了。我們總會表達出一種夢想成真的錯覺。為什么說是錯覺呢。當我們打開這次TMac 3球鞋鞋盒的這一刻,我們有一種回到現實的感覺。
我們熟悉的還在的東西包括魔術隊的經典黑藍配色,然后球鞋內側一道道優美的TPU線條,還有后跟那道精彩的藍色三條桿。但是我們發現我們那些曾經熟悉的東西有很多也不在了,前掌外側的adiprene+的字樣沒有了,說明了這一次的復刻簡配了中底的配置,在實際穿著中,確實可以感受到球鞋的前掌發硬。我說不出是因為自己沒有當時的那種不管穿著什么鞋都可以在水泥球場上打一天的年輕活力,還是因為這次復刻確實做的差強人意。球鞋上腳之后你會發現球鞋的重量不輕,這還是當年那個輕盈飄逸的TMac 3嗎?還是我們的雙腳已經被無數的Hyper,Crazy給慣壞,已經忘記了最初籃球鞋應該有的重量。其實這些東西我們都可以去勉強接受,但是T Mac腳踝處那個標志性的雙層踝部包裹系統給砍掉了讓人們非常不解。踝部的雙層設計是TMac 2和TMac 3籃球鞋的精髓所在,不僅僅是能提供舒適的踝部包裹,在外形和美觀上也是一個完全能夠讓人記得住的東西。或者說這是T Mac球鞋在一個階段時期的代表,如果沒有這個東西,我們也不會將
TMac系列球鞋記的那么牢靠。鞋面用料的使用也很容易把人們從美好的回憶拉到現實中,在上一次復刻中還是使用了是比較細膩的紋皮材料,這次直接換成了薄薄的合成革。曾經充滿質感的鱷魚皮壓紋在這雙鞋看上去就像是鞋面上被貼了一層廉價的圖案薄膜。
人和球鞋一樣,在不同的時期,兩者之間有著不同的交互。有些東西你當年錯過了可能也就錯過了,當你想要用力地去把過往的回憶生拉到你現在的生活中來,可能就像這雙TMac一樣,你只能將當年還有你記憶中的美好一起遺失和打破。當然在不同的時期,我們對于好球鞋的定義也不會再一樣。就算是現在TMac 3嚴絲合縫,不缺不露的復刻了,那么今天的球鞋消費者會以今天的目光去看待這雙球鞋,我們還是會發現這雙球鞋在性能和腳感上種種不足。而且這雙T Mac 3在當年也不算是一雙性能頂級的籃球鞋。所以對面這雙TMac 3,少點期望便會少點失望,誠然adidas能這雙80后甚至85后眼中的記憶之作再次帶回也非常不易,所以要不然釋放回憶,讓這雙TMac 3靜靜地放在那,或者收起回憶,以一個新的目光來看待這雙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