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ebok The Arrival,這款鞋我們從外觀說起,因為它的外觀是RBK主推它的重點之一。這個鞋外表看起來十分張揚,漫不經(jīng)心的弧線和繚亂的涂鴉,無不表達著年輕人的隨性與放松。The Arrival是隸屬于RBK今年第四季度主打的Destined 4 greatness系列,除了The Arrival這個系列中還包括本期我在專題中介紹的The Take Over。RBK的這個系列是為那些極具天賦和充滿自信的年輕籃球愛好者而開發(fā)的。那些希望得到酷炫的籃球裝備,喜歡個性張揚的人。因此,才有了涂鴉的設計,我沒有端詳出涂鴉的概念到底是什么,也不確定是不是每個人都覺得它好看,但可以確定的是,你第一眼看見它,絕對會對它的外表感到好奇,進而被吸引。
雖然還不知道官方的價格,但絕對算不會走低地端路線的,因為它裝配了RBK最新的Pump Adjustable可調(diào)節(jié)自動充氣技術,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免去穿脫時解系鞋帶的麻煩,性能上可以給予穿著者最貼近最適合的感受,根據(jù)你的需求不同,你可以選擇不同的等級,直到你滿意為止。因為充氣的氣囊是附著在鞋面上,因此,氣囊充好后的壓力會有效地增強鞋子的支撐感,讓腳在鞋內(nèi)更為穩(wěn)定。Pump科技從手動充氣到自動充氣,再到可調(diào)節(jié)自動充氣, Pump技術全面復興,并一舉接替DMX成為
RBK的第一當家運動科技。小艾的Answer系列也從IX代開始使用Pump技術了。
The Arrival全面繼承了上述Pump技術的優(yōu)點,杰出的包裹感和支撐性一定能令大多數(shù)人滿意,而同時,它也沒有逃脫Pump的家族病。首先說最大的缺點就是悶熱,看到前面提要的朋友,可能會不明白我為什么要說“自作多情”的腳踝。大家請先看圖,是不是感覺The Arrival腳踝部分的設計于Huarache有些神似,特意挖空的腳踝部分,確實大大增加了腳踝的靈活性,同時因為抽拉式腳踝束縛帶的關系,并沒有喪失任何的腳踝保護。但它卻不能如Huarache一樣對透氣性有所幫助,另外內(nèi)側(cè)有一黑色的三角部分是打孔的透氣材料配合網(wǎng)布,但它的襯里卻是致密的尼龍,所以照樣是形同虛設,The Arrival一如既往地糟糕下去。
The Arrival的緩沖減震性能還是做的不錯,尤其是在高速反應的表現(xiàn)上,落地后動作的轉(zhuǎn)換來的非常流暢,而且后跟因為Pump的緣故,緩震的感覺比較明顯的。這鞋的底面看上去非常圓滑,就象不倒翁的底,但是這并不影響它的穩(wěn)定性。The Arrival的內(nèi)里并不象外表看起來那么地高,其實穿進去會發(fā)現(xiàn),它的地面感非常好。尤其是出色外底,雖然紋路詭異,但無論啟動制動,橫向縱向都有非常好的控制能力,可能是材料的關系吧。腳在鞋內(nèi)的移動可以比較輕易地帶動鞋子,再加上前掌外側(cè)的弦外支撐。所以The Arrival的穩(wěn)定性是相當不錯的。圓滑的設計會帶來的問題是,中掌扭轉(zhuǎn)力的不足,兩頭圓中間窄,同樣限制了鞋內(nèi)的空間。過窄的空間讓這雙注定與腳寬的人無緣。另外鞋口的上緣,有一些尖尖的三角刺,不小心甚至會劃傷手指,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樣品才會這樣。
RBK的廣告詞說“The Arrival的設計為那些技術全面的籃球運動愛好者而設計,使他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這個比賽。”這款鞋在性能方面的表現(xiàn),也誠然是非常全面的。跳脫的外形設計,定會造就一款街頭人士最愛的球鞋。
適合場地:木板地
適合位置:全部
關鍵技術:Pump Adjustable可調(diào)節(jié)自動充氣鞋面,抽拉式腳踝束縛帶。
優(yōu)點:跳脫而富有個性的外形設計,舒適貼合的包裹感帶來全方位的支撐感受以及令人滿意的舒適性,良好的腳踝保護性能,極其優(yōu)秀的地面控制能力和穩(wěn)定性,快速的反應提供出色的爆發(fā)力,不錯的緩沖減震能力。
缺點:無比悶熱的鞋面與自作多情的腳踝,糟糕的扭轉(zhuǎn)助力性能,后跟邊緣詭異的小刺,瘦長的鞋型,過于狹窄的鞋內(nèi)空間。
購買建議:RBK下賽季主打年輕市場的品牌,據(jù)資料顯示,將是姚明會穿著的款式。Puma技術的鞋多不適合夏天穿著,不過這款鞋的上市也是要在12月的事,所以,悶熱的缺點除去的不管的話,它在性能上還是比較值得推薦的一款。如果你喜歡張揚的風格,并想親手感受自動充氣帶來的奇妙“壓力”,如果發(fā)售價格合適的話,The Arrival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