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遇到過這樣的困境:在與水平較高的對手較量時,經常被對手用落點很深的反手位后場球壓制,自己的勉強發力回球經常只能回到對手半場,給對手機會。為了解決這個實戰中的問題,我通過觀察高水平運動員的比賽,向專業人士詢問,與眾多球友交流,加上自己的不斷練習與鉆研,終于掌握了一項對付反手位后場高球的技術。可以說,這項技術讓我的整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成為我現在比賽的“殺手锏”之一,這就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技術——反手
劈吊斜線。
所謂的反手劈吊斜線,就是指當對方回球至自己底線后場時,主要利用前臂和手腕的動作,回斜線球,落點集中在對方左側的網前。我當時學這項技術的初衷僅僅是為了轉變反手后場被壓制的被動局勢,爭取變被動為主動,只是把它作為一項過渡性的技術,性質偏向保守。隨著對這項技術的使用日臻熟練,我發現這項技術也極具攻擊性,當雙方陷入相持時,反手劈吊斜線技術的靈活使用,可以起到改變比賽節奏,出乎對方意料,為自己贏得主動的作用。所以說,這是一項以變化為主要途徑的攻防兼備的技術,尤其在單打比賽中的運用率十分高。
反手劈吊斜線的關鍵點:
1,步法到位
由于反手劈吊斜線是對付反手位底線球的,所以擊球時運動員都是背對球網,此時發力較正手擊球困難,所以要求步法一定要到位,為整個動作建立一個穩固的發力支點,這是該技術使用的基礎。
2,身體協調
在擊球時不僅要用到手腕和前臂的力量,腰腿部的協調發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它可以充分發揮轉體的力量,保證回球的角度,增加回球的威脅;另一方面,腰腿發力可以使身體還原更快,有利于下一拍的銜接。
3,擊球點準確
最佳擊球點應在球到達自己的右肩上方,即手臂稍微彎曲可以夠到的地方,這樣的擊球點是最容易發力和控制的。如果擊球點過低,則回球容易下網;如果擊球點過高,則會導致回球弧線偏高。所以,掌握最佳擊球點是反手劈吊斜線的關鍵。
4,手腕動作
反手劈吊斜線是一項細膩的技術,對手腕的要求比較高。擊球時,手腕要有力,控制好拍面角度;發力時手腕向外側旋轉,要求迅速,有力。專業運動員或業余高手可以做出反手切球的動作,一般的業余選手如果能將球輕吊到斜對角就很不錯了。
練習方法:
1,練習掌握反手高遠球。尋找擊打反手位底線球的感覺,增強對場地的大小,方位的感覺。當然,如果打不好反手高遠球,并不能說明學不好反手劈吊斜線,業余圈中總會有很多讓人佩服的高手。
2,加強體能,尤其是手腕,前臂和腰部力量的訓練。手腕和前臂的力量訓練可以借助啞鈴來進行,而腰部力量的加強則最好使用健身房內的專業健身器材;
3,多球組合練習。剛開始練習時,連續的在反手位底線練習反手劈吊斜線,單項技術熟練以后,可以和網前回球組合起來進行練習。
具體方法為:先回接網前正手或反手短球,然后陪練者回球到練習者反手位底線,練習者迅速移動到后場使用反手劈吊斜線,使整個技術在運動中完成,加強技術的實用感。其中接正手位短球后回到后場回球,由于移動距離較長,難度較大,練習時可作為重點。
4,堅持訓練。反手劈吊斜線屬于技巧性技術,對手感的要求很高,所以,要堅持練習,保證手感。
練習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1 過于注意手部的細節動作,而忽視了腿部,腰部的協調用力。這樣既不利于發力,也不利于下一球的銜接。
2,擊球點掌握不準確。這樣既會降低回球威脅,給對手創造機會,又會增加自己的失誤率。
正常情況下,經常打球的人練習兩三年后就可以熟練掌握這項技術。總之,要打好羽毛球,刻苦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