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業余球友們的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平時在球會等場合一起打球,比較難遇到四個水平都相當的球友一起打雙打對抗。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許多球友會讓一個水平相對較高的帶一個水平相對較弱,做到盡量平衡,這樣對抗起來會有多拍出現,娛樂性和對抗性都增加了。
一,弱方發球
球友們一般都知道雙打中的站位一般有進攻站位和防守站位,雙打發球一般是下手發球,發球選手靠前,搭檔站位偏中后場,因此發球方一般是進攻站的前后站位(若偷發后場高球則需要馬上兩個人轉換成左右分邊的防守站位)。
雙打過程中,假如是弱方發球,我方接球時則盡量接發放網,與弱方在網前斗智斗勇,并且緊壓網前,逼弱方起高球,若弱方起了高球,則是完成了一次攻防轉換,我方有了打下壓球的機會,我方后場負責進攻的球員則對著弱方進行殺球,吊球組織進攻了,若是弱方起高球的的質量不高,我方后場進攻人員直接搶高點殺弱方追身球,很有可能就“一擊致命”了。
二,強方發球
雙打過程中,假如是強方發球,我方接球時則盡量又高又遠地挑向后場(因為弱方在后場),我方此時只需要防住弱方的后場進攻。若是弱方吊球,我方則挑大斜線,增加弱方的后場跑動;若是弱方殺球,我方則爭取接殺抽對角,使對方被動;若是弱方體力不支打高遠過渡,我方則又針對弱方進行組織進攻。
值得一提的就是,弱方在后場殺吊進攻時快體力不支時,可預判弱方的吊球,若是弱方的吊球過高時,爭取搶上網撲球得分。
三,強方搶球打
前面兩點說了,不管是弱方在前場發球,還是在后場組織進攻,我們都是針對性地與弱方周旋,或與其斗網前技術,或調動其后場的兩邊,完全把對手的強方隔離開來。在對手連續丟分后,對手很有可能會改變戰術--強方在適合的時候搶球打,如果對手在搶球的時候出球質量并不高的話,那一般情況下對手的陣營都已經亂了,我方則可以打對方的空檔得分了。
當然,這三種情況攻弱方的情況都是比較常見的,羽球技術千變萬化,若是往細里說,會有更多的球路及應對方法,很可能是雙方互相猜測球路的過程對抗,而羽毛球的魅力也在于此,這是一項需要運用頭腦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