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擊球點過低
擊球點過低往往是初學者后場擊球時的通病。擊球點過低,首先會影響球拍擊球時的拍速;其次,擊球點低也會使
殺球落點的區域變小。
與練習正手高遠球技術一樣,盡可能提高擊球點,要主動迎擊來球,使球拍在最高點與來球相遇。建議向前揮拍的時間稍提前一點,甚至可以體會一下將球拍揮過而沒打到球的時空感覺,進而確定高點擊球所需的時間與來球的空間變化。
2.擊球時壓腕動作不明顯
殺球時手腕下壓不明顯,會直接導致殺球弧線過平,容易飛出底線。同時手腕的屈伸角度不夠也會影響手腕部最后的發力。
練習時,可以手握球拍,體會一下手腕屈伸角度的最大極限,引拍時做到手腕手指放松,揮拍擊球時手指抓握拍柄,同時加速屈腕。其實,羽毛球運動的每一項擊球技術都要求手腕手指的靈活性,能夠在擊球時體會到手指抓握的感覺,將意味著你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升。
3.拍而擊球時切擊
殺球時,拍面以切擊的方式擊球,就是我們常說的劈殺。當然,在比賽中打出這樣的球,是運動員有意而為。
許多愛好者想大力殺球時卻總是事與愿違,頻頻“劈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揮拍時前臂的內旋動作不充分,再就是擊球時間沒有把握好。
在拍面轉正的前后擊球,拍面都會與出球方向產生夾角,給你一種沒有打實的感覺。
建議練習時,先不要追求揮拍的速度,先以較慢的速度揮拍,這樣可以讓你感受揮拍過程中拍面的角度變化,同時有利于調整擊球時機,直到可以正拍面擊球并發出比較實的擊球聲后再提速。
4.動作僵硬,鞭打不流暢
在這里,我們要了解一個物理定律:球飛行的速度,取決于球拍傳遞給它的動量,在保證能量傳遞效率的前提下,拍速越快球獲得的動量越大。
揮拍時,是不是用力越大拍速就越快?有些業余愛好者用了很大的力量擊球,但是效果卻不理想。這是由于擊球動作僵硬導致主動肌與被動肌的對抗抵消了大部分的能量,最后傳遞給球拍的能量較少,拍速也就自然不夠快。
在羽毛球運動中,我們一定要知道上肢鞭打動作的重要作用。協調運動上肢鞭打力量是保證球拍獲得最大速度的關鍵,練習時還要以高遠球動作為基礎,體會軀干轉動帶動肩關節,上臂,前臂和手腕依次加速的“甩鞭子”的感覺。
5.騰空擊球時機把握不好
每個愛好者,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像林丹那樣的跳殺技術,然而這一技術卻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熟練掌握。由于加入了起跳,騰空的環節,在空中準確定位擊球時機就成為完成這一技術的關鍵點。
建議練習時,先進行起跳揮拍練習,將起跳動作和空中揮拍擊球動作熟練組合。有球練習建議使用多球練習,這樣有利于加強扣殺動作技術的穩定性,盡快形成動力定型。同時,連續不斷的扣殺還能提高練習者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腳步的快速移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