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高遠球說起,從第一次擊球開始,凌駕天龍產生的手感已經令我感動,因為這明確其實是屬于凌駕系列獨有的手感,和紫電,天舞太過相似了。試試用文字把感覺描述出來的話,就是擊球的瞬間,手掌會感覺到拍面擊球時的震動,但是這種震動是恰到好處的,可以令使用者剛好了解到出球的質量,同時不會對掌造成抖動影響出球的指向性,這種手感應該是由于采用了碳纖+PU手柄的原因吧,因為在其他沒有采用這種手柄的高神球拍并不會有這種感覺。
中桿的體驗方面,SEIKO日本制的中桿感覺同樣特別,它并不會像其他品牌的中桿一樣,可以感受到中桿的形變,而是在擊球的瞬間球已經很清脆地擊出,沒有半點拖泥帶水的感覺。同時在底線高球打后場兩點的橫向指向性上,天龍的出球質量比天舞可能稍遜一點(但十分輕微),而縱向方向則基本相同。
吊球方面,天龍可以說和天舞不相伯仲,手感非常清晰,拋開技術和球線等X因素外,基本上可以做到按照目標落點出球。如果從手感的軟硬程度來說,天龍的吊球手感是偏硬,但是包切球感極佳,雖然本次使用的球線并不是個人最常用的YONEX NBG98,而且GOSEN的RX110,但是線體的改變并沒有對手感影響太大,證實球拍的中桿傳遞性是非常優秀的。
殺球方面,天龍由于采用了比天舞稍軟但是與一閃相同的7.5MM的中桿,這改變令其變得更有殺傷力。雖然有揮速上跟業界的一些主流破風框體相比會稍有所欠,但是揮拍時卻穩定感十足;由于采用內錐型的中桿設計,殺球時的壓球感非常好,落點的精準度上也可圈可點,操控的寬容度方面可能稍遜天舞,但卻完勝紫電。如果從殺球的球速來說,和天舞相比,天龍無疑更為優勝。
網前操控方面,手感和吊球類似,不論是擋網,放網還是搓網都表現出良好的手感,這方面和天舞勢均力敵;而挑后場方面,天龍都可以準確地找到底線的兩個點,不過如果接殺挑后場的話可能會相對較吃力;至于被動球的處理方面,頭頂較后位置的擊球基本可以完全到位,而反手的話就要視乎取點的位置,只有取點靠前才能避免回球不到位的情況,因為天龍較難借力;平抽當方面,天龍表現也相當不錯,揮速偏快,揮重不高,不會令使用者有種總是“慢半拍”的感覺,手感非常清爽。
總結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用,凌駕天龍果然不負所望,繼續延續了凌駕系列獨特,優秀的手感。性能方面,天龍可以說是一閃,天舞和紫電的混合體,在不同的環境下都有前面三者類似的感覺,但又與前面三者不完全相同,可謂相當有意思。我的感覺是,凌駕天龍是屬于前面三款型號的補充,令這四款凌駕產品能更細致地適應不同的球手使用。我猜測,如果凌駕系列有第五款產品的話,是不是有可能是天舞的框體+紫電的中桿+一閃的平衡點呢?這可會是一柄大殺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