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卡核心碳素作為斯蒂卡首款內置結構,顏值很有擔當,使用與45,90系列相同的64g/㎡的TeXtreme碳纖維層,碳纖維層移至緊貼大芯位置(護芯碳)。
這樣的結構設計使底板在擊球過程中制造更多旋轉,同時增加對球的控制,而碳層位置的變化使底板的手感更為突出更加接近純木底板手感。如果說45類似純木的手感,那么核心碳素就是大芯加強的純木底板。
臺內控制可以用精確制導來形容,擺短非常有數,兩個近網小三角隨便擺,劈長直逼底線。臺內挑打很優秀,持球感強烈,經常打出意想不到的球。反手推擋不易借力,全臺橫打的直接忽略不計,因為橫打太出色。
對攻很容易打到碳層,注意不是打透,大約在6成發力的情況下是其速度力量的爆發點,越發力越有勁,我稱之為渦輪增壓。弧圈的持球自然不在話下,球被包裹住甩出去的感覺很真實,根據球友的反應,二跳很攻,無疑大大增加了回球難度。
中近臺:拉打皆宜,反手出色,旋轉優勢明顯,穩定性好,速度稍差,但是臺內技術強悍,落點精準適合甩開了打角度的偏弧圈選手。
中遠臺也特意試了下,畢竟不是直板的強項,只為看看其底勁到底如何?拉開了架子對拉,居然也能拉出非常拐的側旋弧圈,碳層力量一點不差。
斯蒂卡核心碳素總體來說,全面穩定,擅長控制,充分體現直板前三板的靈動,缺點只針對用在直板推擋技術上,稍顯疲軟,相比傳統斯蒂卡純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相比外置碳素底板少了點鋒芒,多了些深厚。不挑膠皮,但也別選挑太軟的,40度左右的狂飆,05,MXP,MAXXX都是不錯的正手選擇,下一步準備試試奧尼版的狂飆灌灌油試試,反手的話,高密德套也是不錯的選擇,最求更快的速度雷神和MAXXX-P還是不錯的選擇,新型國套例如天弓5,天極360,狂飆3-50也都不錯的選擇,在小力量的反手掛球更勝一籌。
打過的板子不下百塊,但如此清晰手感的碳素底板只有斯蒂卡核心碳素,斯蒂卡45,核心碳素無疑更勝一籌,高科技的碳素在新材料球時代注入了新的血液;內置碳素的斯蒂卡核心碳素更是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