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登5第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尺碼。
第一次實戰的時候,我發現9碼的哈登5真的比同尺碼的其他球鞋大太多了,不管是內長還是鞋楦,所以我果斷直接入手了小一碼的,結果發現,內長不僅沒有不夠,甚至還有一絲絲空余,但是兩側就會變得非常卡腳。
所以這雙鞋如果你真的非常想入手,一定要去試穿再決定尺碼,不管你是什么腳型。
然后來說說這雙鞋第二個致命傷:過分極致的剛性。
在運動中,哈登5給我的感覺就是鞋的鞋面剛性太強了,在經歷了近半個月的穿著之后,我甚至看不到這雙鞋的鞋面有什么折痕,我在實際的運動中也確實像是在移動一塊鋼板。
最雙鞋最大的問題,或者我們準確點來說,對于我這種類似的人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它過度的鞋腳一體化。
出色的鞋腳一體化本來應該是一雙出色實戰鞋必備的素質,然而凡事都是過猶不及。
這款哈登5,采用鞋面鞋身一體式的熱壓鍛造技術,這雙鞋在實際運動中的發力流程就被迫變成了鞋面帶動外底,從而外底帶動中底,可以想象這雙鞋的剛性有多強。
可以說它的整體剛性甚至要比全掌碳板的隆多6還要過分,如果你的下肢力量不夠出色,你穿哈登5打球和穿添柏嵐打球幾乎是沒有區別的。
最要命的是,這雙鞋的單只重量,即使是US8碼的,也高達460克,真的太夸張了。
此外還有一個細節,這雙鞋的前掌沒有做任何的切槽設計,你需要完全需求你自身的力量來帶動這雙鞋陪你一起啟動,這種感覺太糟糕了。
第三個致命的地方:后跟的填充。
在尺碼合適的前提下,4個蛋仔填充是可以讓你的后跟不會輕易滑出的,但問題是,這4個蛋仔的位置卡住的是你的腳跟而不是跟腱,反而在最需要包裹鎖定的地方,它是空的。
至于另一只穿著9碼鞋子的腳,我覺得在我跑動的過程中鞋子隨時會飛出去。
說真的,按照常理來說,這雙鞋可以直接判死刑了,可它為什么還能成為阿迪近些年最強的旗艦款實戰鞋?
因為對于一雙籃球鞋來說,它又像是無可挑剔的完美作品。
鞋面鞋身一體式的熱壓鍛造技術讓整雙鞋的包裹和支撐幾乎到達了極致,既然它硬的想塊鋼板,那它在移動過程中自然會為你帶來最安心的保護。
超厚的中底+硬質的半掌TPU,整雙鞋的剛性,你都踩不動,它的抗扭還能差嗎?
再看這寬碩的大底,這么寬,鞋面到外底的坡度這么大,它的防側翻和穩定性還能挑的出問題嗎?
而它的外底在有灰的內場都可以提供不俗的抓地性能,那再惡劣一點的場地,它還能打滑嗎?
所以這雙哈登5,單就球鞋性能而言絕對是頂級的,但是對于它的體驗感來說,絕對是地獄級的。
平心而論,在這雙鞋上我能看到阿迪想通過這雙哈登5所給我們帶來的期待,它更像是阿迪正在醞釀的一場瘋狂試驗的先行者,但是只可惜,以我的能力,并不能成為一個出色的體驗者。
這雙鞋對于大體重的后衛,以及純內線來說,我甚至覺得會是一雙非常非常出色的神鞋,但是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這雙鞋你壓根沒有體驗它的資本和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