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上腳庫里3zero,穿脫起來略微費力,也許因為高幫的緣故,鞋帶必須松至第四個孔才能輕松穿入。
上腳第一感覺非常的輕,這種高幫輕質的感覺很少鞋款體驗的到,ORHTOLITE鞋墊提供了不錯的掌面柔軟度,在靜態慢走時的感覺非常舒適,不過鞋幫邊緣部分比較硬質,容易割傷腳踝,小編低筒襪是個錯誤的示范,穿這雙鞋一定要穿高筒襪才好。
十幾分鐘練球之后,鞋面變的比較貼合,個人感覺鞋子內籠并不緊湊,前后長度尺碼也比較標準,網面與熱熔的結合在鞋面支撐性上稍顯欠缺,尚能應付變向時的形變維持,表現中規中矩。
緩震方面除了鞋墊給的舒適度并沒有太大的實際腳感,雖然是Charged Cushioning與Micro G經典緩震科技強強聯手,帶來的體驗更多的不是軟,而是彈,這種感覺很微妙,只有在強力的落地沖擊下才會有所感受,奔跑過程中很難注意到中底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對比庫里3代,前掌確實有明顯不同的腳感,前掌發力點處會感覺多了一塊弧形緩震材料踮起外底,在這個弧形的區域中可以非常舒服的在急停跳投時找到更舒適的起跳點以及更加舒適的前掌落地,這種設計無疑十分匹配跳投型選手。
我們知道庫里3zero取消了庫里3原有碳板的設計,取而代之的是同樣高效的TPU,雖然在性能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兩款鞋子在抗扭轉加固部位,例如足跟以及中底的加固區域也是相同的,但材質的變更也不免讓我們聯想到定價的下滑應該有著一定的聯系。
抓地力無論對于場上的任何位置球員都是一個重要的選項,無論鞋子其它性能做得再好,沒有了好的抓地力,那也無異于無的放矢。
庫里3zero抓地力方面在塑膠場地的測試結果是喜人的,在木地板也有著同樣優越的效果,幾個小時的訓練以及實戰下來,無論轉身,急停,還是大幅度的變向,鞋子都非常的穩,傳統的大面積人字紋在這一環功不可沒。
作為一個可靠的后衛來說,迅速的啟動也非常的重要,在這個部分庫里3zero并不是太好,雖然前掌并沒有太多卸力的感覺,但是過厚的前掌雖然非常適合跳投,但卻降低了場地感,并不能在瞬間加速時表現出我們期待的那般迅捷,喜好跳投砍分你會對這雙鞋的設計非常滿意。
代替新鞋初穿感覺的緊致,兩個小時后,庫里3zero鞋面已經變的有些松垮了,測評還穿了加厚的精英襪,可見為了提升透氣性和輕質感這雙鞋犧牲了很多,大幅度縮減的填充物大大影響了包裹感,無論足踝處還是鞋舌都異常的單薄。
鞋面彎折的時候也可以看到很明顯的前掌變形,足踝處的綁帶也并不能有效的鎖緊腳踝,因為綁帶終點是與鞋幫在相同位置同穿一個鞋帶孔,表面上看是一個腳踝鎖定的加強,實際上這樣的結構不但沒有起到包裹的加成反而因為一個部分被拆分成兩個而增加了一絲不穩定的成分。
耐磨方面幾個小時的實戰很難給出準確的評價,但鞋底材質與庫里3不盡相同,外底不軟不硬,配合有效的紋路保證了抓地力的同時由于紋路并不是特別的深,所以耐磨度中等偏上的水平,最差標準建議大家在塑膠地使用為宜。
總結
實戰性能方面,作為庫里的季后賽戰靴,或許充分考慮到了庫里打法的需求,鞋子整體在跳投與抓地方面非常優質。由Charged Cushioning與Micro G雙重科技的調效緩震完美匹配跳投,并且減少包覆材料的背景下對經常佩戴腳踝護具的CURRY來說無疑是加成項,相信這一點也參考了不少庫里本人的意見。
鞋款定位方面,由于鞋面材料程度的復雜性降低,碳板的取消,鞋子制作成本也有所降低,所以定價的降低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