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震
全掌Boost中底,又是全掌Boost中底。Boost已經不是件新奇的東西了,甚至開始有一些人黑Boost過氣了,我認為只要這個科技存在于市面上,這就是市面上最好的緩震科技之一,足以與Nike Zoom平起平坐。在我穿過的所有Boost球鞋中,還沒有哪一雙讓我對其緩震失望的,這已經非常說明問題了。Marquee Boost Low中的Boost并不是變態厚的那種,它沒有初代Crazy Explosive給我的那種酥軟感;但它的厚度也超過了Harden Vol.3這類定位明確的后衛鞋。簡而言之,Marquee Boost Low的中底在Boost籃球鞋大家族里處于居中的位置,你依然可以得到Boost一貫的良好吸震效果,但也不會犧牲(尤其前掌部分)太多場地感。不過,Marquee Boost Low的底盤相當平,平到前后掌過渡有一點點笨拙。如果你是一個在場上移動不是特別頻繁的大個子,這一點可以忽略。如果你是那種特別愛變向和急停急起的后衛,這一點是需要你去適應的。
抓地
非常稱職的抓地,這雙鞋的測評全過程都在外場進行,我拿它練習了很多急停拋投和中距離,簡簡單單的人字紋符合了我的一切需求,上一次有adidas籃球鞋讓我感嘆抓地力如此出眾還要追溯到三年前的D Rose 7 Primeknit,即便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Harden Vol.1可能都及不上這雙Marquee Boost Low的抓地。抓地紋路起作用僅僅是一部分,這雙鞋的橡膠成分也很給力。一般來說,橡膠成分即使通過手去捏和摳也很難辨別優劣,但我最近發現只要一打球就會有不少葉子進到駕駛座,一看鞋底,果真沾上了許多小樹葉。這種情況在我的鞋中并不多見,且在這雙鞋上幾乎次次發生,我有理由將這解釋為橡膠本身的黏性所致。因為這種黏性,一些沙土也比較容易嵌入外底之中,但經過實戰證實,這并沒有降低Marquee Boost Low的抓地性能。
包裹
我要重點講一下這雙鞋的包裹,有時候一雙鞋在包裹上的差之毫厘時常會讓它的實戰性能失之千里,Marquee Boost Low就屬于這一類球鞋。首先,我的常規尺碼是US 8.5(國內42碼),這也是我80%以上情況的鞋碼。這雙Marquee Boost Low我買的是US 8(國內41碼),一開始很緊,真的很緊,緊到我有些懷疑前掌會不會被壓得影響血液循環。但這是一雙會越穿越舒服的鞋,尤其是前掌部分的織物會隨著穿著慢慢適配你的腳型,在測評中后期,這雙鞋的包裹已經有種為我量身定做的感覺。后跟滑動是網友對于低幫鞋的主要顧慮之一,在買小半碼的情況下,我并沒有遇到這種情況,這也是我為什么這么喜歡它,因為Harden Vol.3和T-Mac Millennium這兩雙高端鞋都是因為后跟鎖定問題無緣我的日常輪換。不幸的是,并非所有人都可以買小半碼。即使你愿意承受磨合期的短暫痛苦,如果你腳很寬或很厚,買小半碼對你來說一樣會是個不實際的選擇,你可能不得不根據標準碼購買。如果你不屬于這一類腳型,你會在磨合后發現這雙鞋就像是腳的衍生。
支撐
前文提到了它超平且寬的底盤對于前后掌過渡的影響,雖然對于瘋狂變相流可能有些生硬,但這也保證了整雙鞋在運動中超穩的支撐感。鞋內嵌有一塊"8"字形抗扭轉板,結合不會過度延展的復合織物鞋面,使Marquee Boost Low在橫向,縱向,斜向都能夠時刻保持穩定。整個中底中后段的Boost是裸露的,但前掌的Boost被外底橡膠和一層半透明橡膠包覆了起來,從而防止Boost的過度形變。作為一雙低幫鞋,它的腳踝部分沒有多余材料(如果你特別想要那種心理安全感,可以選擇高幫版本),但傳統而有效的系帶系統讓你的腳穩固在鞋內,結合之前提到的緊致包裹,使其做到了"人鞋一體"。當一雙鞋的包裹好到成了腳的一部分,那便是最好的腳踝支撐。
耐磨
長話短說,在這個價格和定位的實戰鞋中,這是一雙很耐磨的鞋。由于本次測評全程在外場進行,我也得以較為充分地檢驗這雙鞋在外場的續航能力。我其實不認為這個配色的外底就一定是生膠底,我更愿意稱呼它為生膠色外底,但無論如何,這個橡膠本身的硬度足夠,且紋路深度可觀。在開始穿它之前,Air Jordan 10和T-Mac Millennium是我的主要外場戰靴,但Marquee Boost Low帶給我的那種"人鞋一體"感使它一舉晉升為我目前的外場首選。
透氣
盡管使用了復合織物作為鞋面主材料,Marquee Boost Low的透氣性還是頂多只能算中下水平。鞋面下的覆蓋層讓空氣比較難流通,腳踝和后跟的大量填充物在透氣性的提高上毫無貢獻,鞋舌上的透氣孔也可以用聊勝于無來形容。另一個因素是這雙鞋后跟部分的兩個小翹起,我在穿短襪打球時跟腱處果不其然被磨出血,因此我強烈建議在穿這雙鞋打球時穿中筒襪或長襪,而弊端當然就是給透氣性又扣了點分。樂觀一些去看,這終究是一雙使用織物材料的低幫球鞋,遠沒有到熱得燒腳的地步。
總結
這真的是一雙好鞋,我發現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這么由衷贊美一雙鞋了。光就性能而論,Marquee Boost Low可以在任何當今市面上的對手面前橫著走,更不用說它出眾的性價比了。雖然我自己很喜歡這雙鞋,但我能理解一些人為什么可能不喜歡它:如果按照標準碼購買,我認為你很難獲得那種一對一包裹,但又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買小半碼,導致這雙鞋某種程度上是一雙很挑腳的鞋;如果你喜歡瘋狂變相,它略顯生硬的前后掌過渡也可能讓你三思。但當我回想測評期間的體驗,我必須說這雙鞋讓我在做動作時沒有顧慮,在起身投籃前腳下很踏實,那種"人鞋一體"的感覺我更是多時未遇,它之于我就如同金箍棒之于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