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震性:8
詹姆斯低幫球鞋的配置變化可以說和LeBron正代球鞋有著一樣的變化,簡化鞋面設計,降低幫高之外,在配置上,從Air Zoom Generation Low到LeBron 10 Low,大部分鞋款都保持了原代鞋款中底緩震設計,當然也會有詹姆斯9low使用全掌Air Max氣墊設計的例子。不過從詹姆斯12開始,Hex-Zoom Air的推出,給原本略顯單調(diào)的球鞋中底緩震科技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官體驗,在去年的詹姆斯12low上,后跟Max Air和前掌Hex-Zoom Air的搭配頗讓人想起LeBron 9那前Zoom后Max的頂級緩震體驗。
延續(xù)了這一緩震設計的詹姆斯13,在此次推出低幫版本時,同樣將熟悉的Max Air放置在了后跟的位置上。這一次的180度可見的Max Air提供更為持久的反饋。而前掌的Hex-Zoom Air有所縮水,詹姆斯13上前掌的四塊大小不一的Hex-Zoom Air只保留了面積最大的兩塊,且面積以及厚度都有所減少。雖然在緩震這方面大家可能看到的是前Zoom后Max的配色,但其實在緩震效果上還是有所差距。但這只是一雙售價僅1299元的球鞋,要知道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完美的。
舒適度:8.5
過去鞋舌與內(nèi)靴分離的設計相信應該陪伴各位球友多年,運動中時不時的會發(fā)生鞋舌傾斜的現(xiàn)象甚至會影響發(fā)揮,拿到詹姆斯13low時,近年來被大部分球鞋廣泛使用的一體式鞋面設計首先映入眼前,這種設計有效地防止了鞋舌跑偏,同時在穩(wěn)定雙腳以及支撐效果上都有不錯的體驗。同時穿脫難易程度上,詹姆斯13low無論和詹姆斯13還是詹姆斯13Elite相比,都要更為簡潔。
與詹姆斯13不同的是,這一次的鞋面做了一次"瘦身",詹姆斯13正代布滿鞋身的Hyperposite發(fā)泡材質(zhì)搖身一變成海綿加Fuse材質(zhì)的混合體,除了減重之外,在透氣方面也是大大提升。而鞋面材質(zhì)與雙腳接觸的那一面則為海綿材質(zhì),在提供足夠貼合之時還具有一定的柔軟度。穿過詹姆斯13的球友都反應過鞋頭外側(cè)過硬的問題,在詹姆斯13low和詹姆斯13Elite上,這個問題不再出現(xiàn),去掉了Hyperposite和Fuse的混合材質(zhì)之后,腳趾不再有任何壓迫感,在突破變向時也不會受到太大擠壓。
過渡性:7
詹姆斯球鞋其實一點也不適合后衛(wèi),似乎矮胖壯的內(nèi)線球員更為偏愛,所以在這雙鞋整體的過渡性,都只能說是乏善可陳。不過考慮到這雙鞋前Zoom后Max提供的緩震效果,在落地時的反饋性還是非常及時。
保護性:7.5
經(jīng)常穿低幫球鞋打球,腳踝時不時的都有受傷的危險,無論你是以突破見長還是以投射為主,詹姆斯13low的腳踝設計并沒有詹姆斯13做的要好,雖然這一次后跟環(huán)抱式的TPU給人眼前一亮,但是和正代版本相比,似乎還是有那么一點不放心。不過唯一的利好便是詹姆斯13low在穿著搭配上似乎要比詹姆斯13和詹姆斯13Elite要更為容易搭配一些。
這一次詹姆斯13low上的Dynamic Flywire動態(tài)飛線,其實在保護腳踝也有一定的提升,這項科技自誕生以來,愈加成熟。在增進包裹的同時,還不忘提供優(yōu)異的保護。
抓地力:8
抓地性能上,詹姆斯13low和詹姆斯13以及詹姆斯13Elite的紋路材質(zhì)一致,在抓地效果上表現(xiàn)和前幾代共底的鞋款處于同等水準,我還是建議有意購買此鞋的球友還是盡可能地在室內(nèi)木地板上進行運動。不過當我穿著這雙鞋前往球場體驗時,詹姆斯13上凸出的可見式Hex-Zoom Air在詹姆斯13low的前掌凸起程度有所下降,抓地的效果也有所不同,這種離地感雖未很近,但已經(jīng)有所體現(xiàn),綜合來說,詹姆斯13low拿去打水泥地的話,效果遠遠不如在室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