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點
(1)抓地力不錯
KT3延續了前2代良好抓地力的傳統,橡膠外底的漩渦狀多向紋路,目前試過幾個室內場地表現都還不錯,但是似乎略遜于前代一點點,不知道是不是場地保養的關系還是我個人心理問題。
另外也有說法是KT3水晶底版本的抓地力要略好于橡膠底,由于我偏愛的白藍勇士配色是橡膠底,所以也沒得多挑的馀地。總歸來說,KT3的抓地力還是可以讓人放心的,基本沒有問題。耐磨度方面,目前我手上這雙在實戰經過8小時后尚無明顯磨損,我猜只要不是駭人聽聞的水泥地基本上都還算能撐上一段時間。
(2)包覆性與支撐性都不錯,腳踝也有保護
KT3跟RR5一樣,都有這相當不錯的質感。編織鞋面除了好看,質感好,又不會太軟,整體支撐性也還不錯。搭配類似Flywire的動態鞋帶,KT3的包覆性相當緊實,但是又不會卡腳,是相當舒適的包覆感。
支撐性方面,KT3可以說是用足了料,后跟的立體TPU環直接涵蓋了腳跟上下方的固定,腳跟最下方也有內外TPU,中間的彈性布料也很舒適。但是鞋底的TPU抗扭轉雖然是直接延伸到了兩側底部,但是抗扭轉能力似乎一般,腳底中間的部分抗扭能力稍嫌不足。翅膀形狀的防側翻設計也非常明顯,大部份足部的保護都考慮到了,算是非常全面的設計,實用性也很高。
這次的高幫設計,也讓腳踝多了一點保護,雖然我個人偏好中低幫的籃球鞋,但是不得不說高幫籃球鞋在保護性方面確實是稍微比較令人安心一點。不過不要期待那條可以拆卸的綁帶有太大的用處就是了。
(3)緩震厚實,前后掌都能感受
上一代KT2我就覺得緩震性能已經比起KT1進步不少,這次的KT3我覺得在緩震的感受方面有更進一步。雖然不像其他廠牌甚至是自己家打著可能聽起來很驚人的xxx科技,只有單純的寫著反彈填充片跟緩震填充片這種聽起來很弱的形容,但是實際在場上實戰效果確實不差,我覺得可以媲美諸多千元等級的歐美品牌籃球鞋了。
KT3在后掌緩震方面,我感覺比之前密度更高,更有彈性,但是可能因為厚度的增加,重心稍微也高了一點,但是不致于不穩。而前掌也略有加厚,比較偏軟一些。這樣的配置當然是有人喜歡,但是我個人是覺得前掌有點過軟。
二、缺點
(1)前掌偏軟,啟動略拖沓
雖然我覺得KT3的緩震比起KT2是更進步了一點,但是之前也提到了,后掌感覺增厚,似乎是更偏向設計給前鋒的專用鞋,有那么一點點偏向跟Soldier 11類似的感覺。除了顯眼的高幫,厚實的后掌緩震,還有更顯著的前掌緩震也是,而且我手上這雙前掌有一點過軟的感覺,讓我在全場轉換進攻的時候可以感受到些微啟動速度的減慢。
當然實際上減慢的程度可能非常低,但是在體力下降,或是要快速反應的時候,確實和RR5比起來是多了一點拖踏感,這種感覺是在KT1,KT2上面比較沒有感受到的。
(2)黏貼的綁帶實用性太差
官方宣稱可拆卸的綁帶有加強包覆的作用,但是實際上真的是個大大的雞肋。至少我個人是完全沒有感受到對包覆或者是腳踝的固定有任何實質的幫助,綁太松沒有感覺,黏稍微緊一點則腳踝限制性太大。綁帶本身沒有彈性,涵蓋的部位也過高,這個設計在我眼里只有視覺上不一樣,外加一個可拆卸的噱頭而已。
另外,從KT1我就提過,我其實覺得安踏對Klay Thompson的個人標志字母的設計真的太難看了,如果裝上綁帶,那這個K會非常顯眼的在你的正面腳踝高度上出現,實在是我無法忍受的畫面。
總結
KT3真的比較像是一雙前鋒鞋,而不是他標榜的設計給Klay Thompson這樣的得分后衛射手。不過好處也是更適合不同位置的球友,更多人可以嘗試看看KT3的魅力所在。
KT系列三雙我都穿過,其實就可以明顯看出安踏在這幾年間的努力的改變,我真心覺得是一雙做的比一雙好,KT3確實是各方面來看都非常成熟的產品了。近期測試了不少國產鞋,我覺得確實跟歐美品牌差距已經拉的越來越小,尤其在考量價錢的情況下,國產鞋確實非常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