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
這雙鞋的鞋面材質,因為外側的這個PP膜占據了大多數的面積,所以內層鞋面用到的合成革以及網布材質某種程度是被我忽視了的。雙層鞋面的一個弊端就是透氣性略顯拉胯,拿我手上的兩款鞋作為對比的話,其實是「功夫扣籃」這款的透氣略好一點的。
球鞋的鞋帶系統其實會顯得整雙鞋的鞋楦偏窄,我在穿著雙鞋的時候會覺得兩側稍微有一點點的擠,不過整體是沒有大礙的。
上腳之后球鞋的貼合感是非常不錯的,除了因為尺碼問題造成的前掌略有空余,其他位置的貼合感是非常棒的。后跟這個小枕頭的設計更是讓它的后跟貼合以及鎖定達到了一個不俗的水準。
這次還有一個小細節就是,這雙鞋的鞋舌對于Q彈big3來說是明顯加厚了的,在做那期實戰的時候我說過,Q彈big3的鞋舌太薄了,拉緊了之后會勒的腳背很痛,但是這雙鞋,顯然改善了這個缺點。
支撐方面,PP膜的加持給了這雙鞋一個非常不錯的側向支撐性,在做側向移動的時候,球鞋的回拉感非常強,是可以明顯感受到球鞋有一個向回拉扯的力來阻止鞋面形變的。
不過這雙鞋的內側支撐對我個人來說是有一點不適感的。不適的原因是因為我的內側,足弓的位置,會覺得很空,沒有安全感。可是這一點是僅限于扁平足的體驗,對于正常腳型以及高足弓的朋友,這反而是個優點。
最后這雙鞋的鞋面還有一個小的隱患就是它的耐用性。這雙鞋的鞋面在穿久了之后是很容易發生褶皺的,特別是在前掌發力的地方。而且打完幾場球,我很怕這雙鞋的鞋面在不知道什么時候裂開。但是這并不會影響這雙鞋鞋面出色的性能。
中底
中底方面,明確的說,這雙鞋的中底體驗對我來說并不友好,但是它真的很好。全掌的Q彈-LITE科技,一上腳就是彈,真特么的彈,真的就是穿上之后就是讓你躍躍欲試,有一種想要去跳的沖動。
整雙鞋的中底用料都很厚,而且到了實際運動中的腳感更是非常出色。前掌的回彈性能非常出色,在非氣墊的實戰鞋中,我覺得它的前掌反饋絕對算得上是頂級的。
在啟動發力的瞬間,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鞋子給你的助力。對于大體重,爆發力強的朋友,你一定會愛上這雙鞋的前掌體驗的。
更重要的是,這雙鞋彈彈的中底,并不會影響到你的投籃穩定性,它的前掌體驗更像是更彈更軟的KT5,很舒服。
因為我自己的打法習慣,決定了我更喜歡偏硬偏薄的前掌,我追求的是場地感而非回彈感,所以,這雙鞋顯然沒有那么適合我的打法。不過我當天依舊穿著它打出了最好的突破表現。
緩震方面,在水泥地上全力起跳都沒有出現震腦震膝蓋的狀況,整體的表現還是值得信賴的。而且它的中底反應并不是說"吸震",而是可以感受到向上的回彈性,讓你忍不住繼續跳。
但是有一說一,這雙鞋的緩震極限依舊達不到完美的級別。全力起跳落地的時候,后掌還是會出現一些明顯的形變。
平心而論,依舊是對于Q彈big3,它在外底的外側依舊增加了這樣一大塊TPU,用于增加球鞋的穩定性,可如果能夠將外底完整得包起來,我覺得它會成為一雙大體重朋友的實戰神器。但是相應的,會犧牲掉一定的腳感,只能說是有舍有得了。
外底
這雙鞋的外底非常漂亮,除了感慨它的顏值美,更重要的是,你絕對不要被它水晶底的外觀所迷惑了,它在外場的耐磨是非常出色的。厚實的外底紋路真的可以讓你放心得在外場馳騁。
而在進行了一定的實戰之后,它依舊可以在外場發出吱吱的響聲,抓地性能非常贊。
在做急停,突破,變向這些動作的時候,即使是在如此粗糙的外場,球鞋整體的表現也是非常出色的。
這雙鞋外底唯一的問題或許就是水晶底會有些許吸灰的情況出現了,如果后續有橡膠底的配色出現,那絕對是一雙水泥地實戰神器。
整體性
整體性方面,這雙鞋前掌跟我臉一樣大的延伸我覺得已經很說明問題了。它的靜態防側翻幾乎是接近完美的,即使你雙腳非常用力,球鞋也不會翻開一個很大的角度。
如果硬要給它挑問題的話,它的這個材質相對還是偏軟,而且整雙鞋的重心相對偏高。可是配合上這雙鞋極致的包裹,它整體的防側翻性能還是非常優秀的。
抗扭方面也是大升級,用到了和Q彈big3一樣的仿生足筋膜TPU,但是面積更大了,硬度我覺得也有所提升了,抗扭對比Q彈big3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升級,絕對是值得信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