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性能
在鞋面的包裹上和PG6幾乎是如出一轍,超級高的適配度和非常好的鞋面貼合以及雙鞋帶孔位置的可調節范圍。在適配性上是真的很優秀。其次這雙鞋的中段鎖定和和后跟鎖定在拉緊鞋帶以后都表現的很不錯。
不過需要注意一個小細節:腳踝處的鞋帶孔一定一定要穿過下方之后拉緊。否則在后跟蹬地的時候就會有腳踝兩側打開的情況,失去腳后跟兩側的包裹貼合。拉緊之后雖然也會有一定的喪失,但是能緩解很多。
除此之外這雙鞋的鞋頭部分體驗堪稱災難性的存在:
(1)過薄的鞋頭會在向前突破的時候出現腳指摳鞋底的動作來防止腳向前戳。
(2)毫無強度的鞋頭會讓你的腳在突破時候頂的地面生疼無比。
(3)被人踩一腳就原地爆炸。
(4)耐久度極差。
這塊鞋頭的材料選擇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柔軟貼合舒適,壓馬路很不錯,缺點就是沒強度沒保護。頂腳的現象也是因為這塊材料強度不夠出現的戳腳趾,而不是因為龍骨落差或者鞋面其他區域的包裹。所以這雙鞋的側向支撐不能算優秀,但是也還是一個不錯的水平。后跟拉緊鞋帶也不會掉跟。
中底性能
首先這雙鞋的中底泡棉調校的非常軟,整個中底從前到后只要是泡棉的地方就調整的非常的柔軟。好處就是上腳幾乎不用磨合就能體驗到很舒適的腳感。缺點就是緩震極限很低的同時耐久度也比較差,80kg的我基本上后跟都覺得震膝蓋,而且還會影響整個鞋的支撐性和抗扭性。
首先說最大的一個中底影響:足弓體驗不佳。
這雙鞋扁平足肯定是可以穿的,但是需要適應和磨合。你看這個鞋墊在整個足弓區域的隆起有多夸張,看看內側的高度。這對于扁平足來說堪稱災難,那為什么扁平足肯定可以穿呢?因為這個鞋墊很軟,所以是可以去磨合適應的,其次在看這雙鞋的中底足弓支撐的泡棉上包,上延的非常之高,所以會有很明顯的足弓異物感,這種感覺也是需要去適應和磨合的。
另外因為這中底實在是太太容易衰減了,所以這塊的材料也非常容易變軟去適合你的腳型,這才是扁平足可以穿但需要磨合的原因。
最后中底的氣墊我要說一下,腳感相對比較明顯,反饋也比較澎湃,但是在穿著一陣子以后,當中底產生了衰減以后,這塊氣墊會給你非常難受的穿著體驗。
原因就是:放置的位置在你的前掌腳心。單說配置的話這塊氣墊的氣壓還是很澎湃的,可惜了這個一般人體驗起來有點奇怪的腳感反饋。
外底性能
實話實說這雙鞋的外底在抓地力上表現的還是比較出色的,就算是有灰的內場也沒有明顯的吸灰,并且還能在地面上保持可控的抓地力。這一點是比較難得的。外底硬度84也是非常耐磨的水平。整個外底沒有過多的弧度上翹,整體的推進感不算強,偏向于比較穩的一個狀態。
所以并不能提升什么你的突破速度或者運動狀態,但是相比來說比較穩定的狀態對于節奏型打法比較適合。
安全性能
首先這雙鞋的防側翻處理的是比較好的,加寬的大底、有一定延伸的防側翻角、整個包住腳的中底組合鞋面并且泡棉的壓縮行程很大的同時衰減很快帶來了很低的重心,在前掌的防側翻上表現是很不錯的。但是后掌的防側翻因為過軟的后跟泡棉以及帶有一定弧度的后跟中底形狀,在運動狀態下存在防側翻不太強的體驗,基本上依托后跟的這塊港寶來提供后跟的防側翻和落地穩定性。
抗扭可以多說一下了,首先自然彎折點是很放心的,這一點不會拉伸你的足底筋膜,完全依靠于外置的這塊TPU帶來的限制。但是實際的抗扭轉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優秀。原因就是中底泡棉的衰減是真的太快了。
這是我們剛打完球以后的抗扭狀態,大家自行看視頻感受下左右的抗扭以及整個鞋面強度下滑的有多么的夸張。
現在是放置了兩天以后的一個狀態,比打球結束以后的表現要好,但是外側的抗扭性能還是不太優秀。所如果你是一個暴力打法或者依靠爆發以及速度或者突破對抗較多的人,我不推薦這雙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