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6分
經歷了SF1-4的演化,SF4的外觀應該是最簡潔的一雙,既不像勒布朗的球鞋外面有那么多華麗的“Posite鎧甲”修飾,也不像杜蘭特鞋子“劍齒虎”一般的裝飾,更沒有國產鞋子霍華德的“鱗片”或者WoW系列那么多設計“玩味”,除了腳后跟那一塊帶有Jumpman標志的TPU,完全沒有任何的裝飾。干凈利落簡潔明了的修長鞋身,沒有了修飾,特別的輕快,如果你是個外貌協會,估計很難對這雙鞋子產生喜愛之情,只能靠配色拯救了。
緩震:8.5-9分
繼續追尋AJ正代的一如既往的前后掌分離式設計,2015年Jordan Bround的新科技Flightspeed大大增強了中底的彈性,使前掌的分氣室Zoom Air的效果好到爆棚,也進一步加強了中底的反饋效果,而前后掌分離式設計讓緩震和啟動得到了極好的搭配,足弓處的TPU在支撐方面錦上添花,不管是變相強突還是急停,游刃有余。
包裹性:8.5分
看似毫無修飾和簡潔的外觀下,有著出乎意料的包裹性。修長的鞋身(胖腳建議大半碼)能夠將腳很好的固定住,前掌部分內靴的設計讓腳在鞋子里被固定的很穩,跑起來完全不會出現不跟腳這種現象,腳后跟的大塊TPU提供了良好的支撐和對腳后跟的出色穩定。
保護性:7-7.5分
盡管是一雙中高幫籃球球鞋,發售價格也在千元之上,對于保護性的措施相對來說看起來是此鞋子的缺點之一。首先,與SF2相比,SF4鞋幫的厚度也就頂多是前者的1/3,非常的薄。盡管腳后跟和足弓處分別設計了大塊的TPU來增強支撐和保護,但對于在球場上高強度跑動和對抗的球員來說,多少有點雞肋。而真實戰上場,其保護性也并非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的薄弱,也許我們并非像格里芬那些肌肉棒子吧,鞋帶系緊,或者帶一個護踝,搭配出色的包裹,駕馭不難。所以給了中規中矩的7-7.5分。
抓地力:8.5分
首先要肯定大面積人字紋是最適合實戰的設計,不管是在室內塑膠地板還是木地板,亦或者是外場塑膠和水泥地,即使地面有灰塵,比一般中高端鞋更密集的人字紋和nike獨有的偏粘性的水晶膠質鞋底,在與地板摩擦出悅耳的“剎車”聲音下,完美駕馭。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但是至少要說三遍。在內場塑膠和木地板打球時要注意,個人見解,由于并非全掌人字紋(外圈是一圈螺旋式的圓圈紋路,難道是為了美觀。不止一人反應,當地板上有汗水或者液體時,一旦踩上,極容易出現打滑甚至摔倒的情況。所以說,在干燥的地面上,8.5分以上毫不為過,至于潮濕和有汗的內場,算是個設計漏洞吧,只能給5分。
耐磨性:6.5-7分
只在外場水泥地實戰過一次,強度不是很大,再加上我所測評的該鞋非XDR版本,鞋底輕微磨損,此后一直轉戰塑膠和木地板。這么說大家都明白了吧。非水泥外場的話該鞋的鞋底還是可以經得起考驗的。畢竟該鞋的最初定義便是“高端實戰鞋”。
透氣性:7-7.5分
SF系列的鞋子至今不管是正常版本還是季后賽的PO版本,至今未曾搭載過Nike當家的Flynite和Jordan Brand的新科技FlightPlate這些編織型鞋面,也許跟球鞋的售價與設計定位有關吧,一直使用fuse鞋面,盡管重量輕便,但在追求輕便和透氣性并行的當下,此鞋的透氣性只能是中規中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