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jordan Wilson Smith,泰特庫爾比斯等人組成的設計團隊,以曼巴蛇為設計靈感,用曼巴蛇的速度與毒性隱喻喬丹在球場上的作風,推出了這款無鞋帶設計的Air Jordan 19。鞋頭上采用了與Air Jordan 11一樣的漆皮設計,并且在鞋舌上,使用了仿蛇皮的Tech Flex鞋套設計。不僅極大減輕了鞋身重量,帶來良好的透氣性能。擁有較強韌性的鞋面會跟隨腳部一起發生形變,同時不會夸張的變形,起到保護的效果。
在緩震配置上,仍然沿用了上一代全掌ZOOM氣墊加后掌Air-Sole unit的形式,澎湃的腳感是鞋子最大的亮點所在。隨后jordan推出了帶有鞋帶的low與se版本,旨在為后場球員提供更好的包裹。雖然NBA仍有眾多球星上腳,不過鞋子太過沖擊的視覺感以及臃腫的線條,在沒有了喬丹之后,并沒有引起太多的熱度。
實戰測評
Air Jordan 19的舒適性和包裹性絕對毋庸置疑的。
腳踝部位的環型FOAM材料給予穿著者難以置信的支持,而全掌ZOOM AIR+后掌的額外ZOOM AIR塊則是讓人訪佛走在云端一般,緩震效果一流。
3/4長度的碳板也再一次體現了NIKE頂級籃球鞋應有的豪華,在足底形成支撐并減少運動對中掌造成的異常彎曲,增加鞋款整體的保護性能。
Tech Flex鞋蓋是這雙鞋的一個很大的亮點。雖然許多人試穿后對這層塑料制品褒貶不一,但至少,NIKE當初對這種設計的三大期望:透氣,輕巧和支撐, 前兩項都得到了相當好的效果。
內鞋舌的布料加上中空的Tech Flex使得AJ19排濕排汗效果良好。
至于清巧,僅高于AJ14的球鞋重量就足以說明效果。
AJ19的外底就像一個巨大的"∞"符號,以前的
AJ鞋也經常有這個“無窮大”符號的串場演出,只不過這一次,突然被放大的符號是否也暗喻設計師們對AJ 19的信心也是“無窮大”呢?
除了大面積的小人字紋用來加強鞋款的抓地力之外,外底的前半掌有一小塊的橡膠凸出鞋身邊緣,與地面之間額外的接觸面使得AJ19的抓地性能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贊。
當然,AJ19并非完美無缺:Tech Flex鞋蓋頂端的金屬“23”徽章絕對有割開你的皮膚“放你血”的潛質;腳背高的人會發現穿脫AJ19是件很通苦的事;固定于鞋正后的彈性圈在與你的后跟縛帶 有過幾次“親密接觸”后很可能“壽終正寢”。不過這些小暇疵都不會改變我的看法: 后“AJ”時代的第一次大考,19合格了,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