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這一代AJ鞋面摒棄了前兩代那種薄而透的鞋面,使用了四種種材料的拼接,后半段主要是三種刺繡,中段是大網眼的材質,前面是一個類似哈登7的"包皮",鞋舌以及中段和前段的內層則是和gtcut1上類似的那種太空棉材質。如此多材料,整體的包裹并沒有什么割裂感,彎折也不會卡腳,舒適度非常高,拉緊鞋帶后也能有很好的綁縛效果。鞋幫巨厚的海綿填充讓腳踝處的包裹非常舒服,很有安全感,也不會掉跟。足弓處的也有明顯的內收和底部的隆起,支撐不錯。
支撐保護:鞋面強度很高,配合中底x型往上延伸的tpu,在橫移變向中其實是很穩的,在我打球中各種極限的情況下也完全能兜住腳,由于防側翻角突出,tpu也延伸到了外側中底,鞋的側翻阻力極大,幾乎很難崴過去,加上整體的重心并不高,這鞋給我的安全感很足,但靈活性就很一般了,寬大的外底導致有些方向的觸地啟動不夠流暢,在后撤步時有些腳型也可能會被頂到小腳趾。
中底性能:由上到下是環保材料鞋墊+全掌zoom Strobel+全掌cushion3.0泡棉,用手摁可以很明顯感覺這個新的泡棉很軟,手感類似于匹克的態極,三明治一樣的中底結構,被束縛在這個X型tpu+普通泡棉的框架里,感受還不錯,前掌軟彈適中,后掌則是軟大于彈,前后掌緩震極限都很高,舒適度也是市面上數一數二的,前掌本以為疊加了這么多東西,會很拖沓,但實際突破跑動并不會多泄力,因為前掌的重心并不高,雖然踩下去的緩震回彈有一定的行程,蹬地還是能發的上力的,但這也只是建立在我的體重和力量條件下,對于力量沒那么好的或者體重比較輕的選手,蹬地啟動我認為可能會比較泄力。
外底:我主要打室外油漆水泥地,很多灰,抓地中等偏上吧,AJ38對于正常的籃球動作來說只要不是太大幅度,抓地都完全夠用,但是由于內側挖空了一塊加上沒有紋路的上翻,在一些角度觸地時硬度比較高的tpu也限制了外底和地面的接觸面積,甚至有時候tpu直接刮到地面了,就造成了抓地力缺失的隱患,不過這也是由于我的打法比較暴力且低重心的急停急起比較多,所以對這一點感受比較深,對于打球重心不會壓太低的選手抓地還是很夠用了。
接下來是被吐槽最多的外底耐用性,這雙鞋其實外底橡膠材質是很硬的,而且紋路也很粗也不容易斷裂,但是由于內側不合理的設計,在觸地時是經常會磨到tpu的,所以內側的兩個角承受的壓力就很大,磨損也會特別快,橡膠也會小部分斷裂。
這鞋在動態表現上還是有些瑕疵的,比如足弓外側由于有很硬質的tpu,剛性太過于強了,打全場剛開始穿時跑起來腳很酸,但跑多幾個來回后這種感覺慢慢就好了。最大的問題在足弓,我左腳正常足弓右腳有輕微足弓塌陷,試穿的時候,甚至是在打球的前大半小時,足弓支撐的感受都很不錯,結果到后來,這種支撐感變成了異物感,像是有個硬質的東西在戳我的足弓,脫了襪子才發現已經被磨破了,左腳在跑動時還正常,但是在大幅度的橫移制動中,足弓也有一樣的感覺,特別難受,在前兩三場這種感覺都很明顯,但是后來逐漸磨合開了,這種感覺也逐漸消失。
總結
AJ38一改前幾代的追求輕質透氣和極致的氣墊腳感,在舒適度和保護性上比前作好了太多,總體實戰性能算是比較能打了,再過一陣子能掉到六七百的話性價比還算不錯。我覺得這雙鞋用來打養生球,或者追求保護,穩定和軟彈腳感的鋒線內線都蠻適合的,喜歡大幅度變向的慎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