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點
(1)突破流專屬超強抓地力
自Kyrie 2開始就不斷強調的變向突破能力,也在Kyrie 3身上延續了。Kyrie Irving本人超強換手運球過人能力,無限的在這雙鞋子上體現,Nike的戶外廣告也是主打他變向過人的動作,而這一切要強調的就是鞋子的外底設計。
首先是刻痕很深的人字紋外底,而且是XDR材質,既耐磨又能保證基本的強大抓地力。實戰多個場地,即便有灰塵,或是略微潮濕,Kyrie 3都比其他鞋款有更突出的抓地力。
當然毫無疑問的Kyrie 3外底設計最大的亮點就是左右兩側的防滑模塊,顏色鮮艷的跟變色龍的眼睛一樣。實際上腳測試的時候我不管怎么用力磨,都會非常平順的吸住地板,也不會發出嘰嘰嘎嘎的怪聲。雖然我不是以突破為主的打法,在場上還是走路閑晃居多,但是偶爾在快攻變向的時候,但是在快攻變向的時候,確實可以感受到比起其他球鞋更有力道的改變行進方向。而且整個外底周圍都是弧形設計,可以非常快速的啟動奔跑。
根據我的訪談,幾個穿Kyrie 3的突破流球友,確實也感覺Kyrie 3的鞋底模塊與弧形外底對行進間變向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不過說句實話,在真正比賽的時候一直連續的突破,不停的變向,對腳的負擔非常大,這雙鞋的緩震并不特別突出,可能還是比較適合爆發力較強的年輕人呀。
(2)支撐性與保護性不錯
Kyrie 3的外觀非常顯眼的就是在鞋面的刺刺了,有一點類似Kurim材質的刺刺對鞋面整體的支撐性有一些加強,有趣的是我一直覺得這種鞋面長得很像小河豚或是小刺猬,莫名其妙就增添了一種可愛小動物的感覺。
腳跟處有內藏TPU加強固定與支撐,鞋底之下也有TPU抗扭支撐片,鞋頭則是有拇指加固,不過坦白說鞋面材質真的不算軟的Kyrie 3即便不加固我覺得也夠堅固了,事實上我覺得整雙鞋的面料有些過硬,打全場一直奔跑的話大拇指在鞋子內側偶爾會頂到前端,不過已經比Kyrie 2好多了。
二、缺點
(1)緩震進步了但不夠好
雖然同樣是后腳跟Zoom Air緩震,但是相較于Kyrie 2如磚頭一般硬梆梆的的中底,Kyrie 3的舒適度是有提升了,我不確定是Zoom Air的密度不一樣,還是Phylon的柔軟度不一樣,總之是好了一些,而且開窗的Zoom Air還可以看到Kyrie Irving的#2標志,算是有用心的細節。
但是遺憾的是我仍然覺得不夠好,全場打下來不到一小時就酸痛的不行,我幾乎是一定會帶第二雙球鞋在第二個小時的時間更換球鞋減輕我的足部壓力。
(2)包覆性很普通
以一雙會強調配備Flywire,還有半內靴設計的籃球鞋來說,Kyrie 3的包覆性真的沒有特別好,而且鞋舌很容易移動,如果鞋舌能夠做的更厚一點,里面有更多舒適的填充物的話,我覺得整體舒適度會更好。
Kyrie 3雖說有配備Flywire但是也就前兩個孔而已,以現在Nike球鞋來說Flywire應該已經不是特別昂貴的科技,在一雙明星代言鞋上面做一整排的Flywire應該不是難事,我相信會讓包覆性更有所提升,這一點我覺得有點可惜。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Kyrie 3本身鞋型就偏窄,所以廠商覺得不需要那么多Flywire加強包裹?也建議腳寬的鞋友們盡量有機會還是去店里試穿喔。
總結
我對Kyrie 3原本是不期不待,但是真正實戰上腳之后,我個人是覺得要比Kyrie 2進步的多。整體材質柔軟許多,不再有Kyrie 2硬梆梆的感覺,整體質感也有提升,尤其是類似Kurim材質的刺刺鞋面更是增添了不少特殊性。
尤其是對喜歡實戰中變向突破的球友來說Kyrie 3絕對是你必須嘗試一下的款式。另外有趣的是我身邊不打籃球的朋友很多都覺得Kyrie 3的外型設計很好看,跟一般常見的籃球鞋外觀比較不一樣。很好奇在過去以運球變向出名的球員如底特律的Isiah Thomas,熱火的Tim Hardaway,還有幾乎憑一己之力殺入冠軍賽的Allen Iverson,穿上這雙鞋又會怎么樣呢?
不過對我來說,相同定位的球鞋我依然覺得有更好的選擇,像是之前寫過的Dame 3以及KT2都擁有更好的緩震,抓地力雖然可能略遜于Kyrie 3但是在實戰鞋之中都算是非常不錯,重點是入手價都要低的多。以目前Kyrie 3的入手價來看,都可以買到定位在比較高端的CP3.X了,要知道原價可是差了300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