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打的是性價比較高的尤尼克斯BG65Ti線,磅數也一直穩定在28-29磅左右,平時以男雙為主,如果搭檔進攻火力非常猛,一般會用天斧88SPRO或者弓7PRO幫其在網前制造機會;如果搭檔進攻火力拉跨,一般會用天斧88DPRO,天斧99DPRO或者新出的天斧77PRO來加強進攻。
1.天斧77PRO VS 天斧88SPRO
這是定位完全不同的兩款球拍,主打連續進攻的77PRO揮重,平衡點,中桿硬度,頭重感都比定位中前場的88SPRO高,但也有些許相似之處。天斧77PRO作為一款為女選手陳雨菲推出的球拍,框型和線槽設計都比較保守,加上T頭減震科技——柔性熱熔樹脂的運用,使77PRO在搓勾推挑放殺抽擋等技術環節手感較為柔和。68線孔的88SPRO,甜區網壓較低,擊球感也是比較柔和的。
不同之處就比較多了。天斧88SPRO作為"PRO"系列的開山之作,670毫米的短拍身,硬度適中的中桿,較輕的拍頭,使它在中前場封網的確堪稱雨刮器,不過68線孔這種劍走偏鋒的設計卻讓88SPRO打感有點模糊。特別是剛剛開始上手88SPRO時,你會感覺球拍的指向性略差,出球很容易和想象中出現差異,后場殺球也會有"壓不下去"的感覺,這些都需要較長的時間去適應,加上廣大球迷都熱衷于后場進攻,因此88SPRO的反響遠不如姊妹拍88DPRO那么好。
天斧77PRO則不一樣,它采用76線孔,盒式框型,稍硬的拍桿,6.8毫米既不細又不粗的中桿,這些經歷了時間考驗,稍顯中庸的配置,對普通愛好者來說很好上手。而且天斧77PRO生來自帶進攻屬性,后場狂風驟雨般的連續下壓能力比88SPRO強很多,網前搓放球手感回饋清晰,力量很好拿捏,中場平抽擋感覺指向性比88SPRO好,也更穩定。
2.天斧77PRO VS 天斧88DPRO和天斧99PRO
天斧77PRO,88DPRO,99PRO都屬于進攻型球拍,這讓一些球友在選擇時不知所措,其實三者之間也是有區別的。
就進攻火力而言,天斧99PRO > 天斧88DPRO > 天斧77PRO。天斧99PRO可以說是目前天斧系列中最極致的進攻拍了,因為鎢連釘對拍頭的加重,加上較硬的中桿,所以使拍面下壓時出手十分利落,特別是打中甜區就像彈射起步十分爽彈,但缺點就是68線孔的設計,導致甜區網壓不太集中,一些入門新手難以擊中甜區,大大提升了上手難度,比較適合單打。天斧88DPRO中桿也比較硬,但相比于99PRO來說會軟彈一點,拍頭也比99PRO輕一點,適合快節奏的雙打進攻。
天斧77PRO的中桿雖然也屬于比較硬的級別,但比起77PRO,88DPRO會更軟彈,每一次引拍鞭打發力都能夠清晰的感受到中管回彈的反饋,回彈擺動也讓自己感到確實能擼得動這支球拍,如果把88DPRO,99PRO的進攻比作無腦大炮轟擊的話,那么77PRO的進攻則是疾風驟雨般的機槍掃射,重在連貫。
在雙打中前場和被動防守球環節,硬中桿,重拍頭的99PRO和88DPRO對力量一般的業余球友來說,驅動起來會感覺速度跟不上對手,此時是不是應該反思為何上一拍殺球沒能把對手地板砸穿。天斧77PRO在中前場對抽或封網時,手里就好像拿了一把沖鋒槍一樣,不停的向對手掃射,不僅下壓感強而且連貫性極快,這也難怪黃雅瓊會十分青睞這款球拍了。得益于硬彈的中桿,77PRO接殺擺脫也很輕松,頂后場時只需要多發點力即可。
總的來說,這四款PRO版球拍各有千秋,但如果硬要推薦一款的話,我會選擇天斧77PRO作為入坑天斧系列的第一款球拍,它略帶進攻屬性,極易上手,手感扎實穩定,沒有太大的缺點。
總結
上手難度:天斧99PRO ≥ 天斧88DPRO > 天斧77PRO ≥ 天斧88SPRO。
進攻性:天斧99PRO > 天斧88DPRO ≥ 天斧77PRO > 天斧88SPRO。
防守/速度:天斧99PRO ≤ 天斧88DPRO < 天斧77PRO ≤ 天斧88S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