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rdan Take Flight,采用了Air Max的Take Flight可不是一雙為了輕便迅捷而生的鞋子。也許它不能即插即用,也許它的反饋不那么靈敏,也許它不是最穩重的鞋子,但它卻是一雙你所需要的真正的籃球鞋。你或許會因為全掌的Air Max各種缺點而忍痛放棄它,而這雙Take Flight在最大化利用Air Max的緩沖性能同時將其他性能方面的犧牲做到了最小。Take Flight,值得你擁有。
在剛開始使用這雙鞋的時候效果不會那么明顯,這雙鞋借鑒了LBJ7的氣墊設計,這雙鞋磨的越厲害后,你會明顯感覺到這種技術帶來的便利之處。而穿著LBJ7時所產生的側翻問題,過薄的減震單元以及腳踝保護缺陷在Take Flight這里得到了完美的解決。Take Flight的氣囊支撐給予鞋子大底很好的結構支持,同時絲毫沒有減少減震性能。腳掌后半段氣墊柔軟,保護俱佳,前掌包裹極好。
Jordan Brand的腳模讓你完全體會到比普通氣囊更多的保護性。
鞋身的皮革質量上乘,厚實,鞋后跟和鞋底中間還采用了擁有專利的合成革,鞋身堅固結實。值得表揚的是,Take Flight的外形著實不錯,鞋子的笨重也是情有可原的。之前提到的腳模在穩固防護方面一級棒,同時不失舒適性。半掌的內靴設計提高了舒適度。盡管鞋舌是網狀設計,而這種設計卻不是為了增加透氣性。鞋帶穿過兩側系帶固定腳踝,在鞋舌上附加了一層材料,這些附著物看起來沒什么用,唯一的作用就是增加那么點重量,我從沒在其他籃球鞋上見過有這種設計。
底部的TPU托盤給鞋子增加了不少的重量,讓Take Flight笨重了許多。不過對于一雙強調緩震的籃球鞋來說,滯動性還是算很好的。盡管穩固的鞋身讓Take Flight的腳感更好,但是今天實戰感覺還是不爽。當鞋的包裹性越好,鞋子就越接近于穿著者身上的一部分,這正是我們需要的。鞋子大底都是人字紋,在干凈和多灰的場地都能有很好的摩擦力。雖然沒有高端球鞋的反饋性,但它真的令人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氣囊骨架帶來的穩定的抓地力讓這雙球鞋對側滑的防護更出色。
我從未使用過Take Flight樣的球鞋,隨著膝蓋腿兒給我的壓力越來越大,讓我不得不尋求更多保護的裝備,而平常的緩震好的球鞋不是讓我變慢就是讓我笨拙許多。盡管我周圍有許多全掌的Air Max的擁躉,可是直到有了Take Flight我才真正的被Air Max所觸動,我強力推薦這雙鞋。鞋子氣墊的骨架給球鞋增加了極其出色的穩定性,盡管對外觀有所破壞。我希望Nike Basketball在氣墊緩震上能有更多的進步,這種設計對我們的幫助可是毋庸置疑的。
改進:采用網狀設計與鉆孔設計減輕球鞋重量,同時增加球鞋透氣性,摒棄用處不大的鞋舌定位扣。
優點:良好的減震性能及包裹性。
缺點:笨重,透氣性不足,毫無比賽存在感。
購買建議:外部可見的減震氣囊構成讓Take Flight結構合理,增加了些許側面穩定性。場地適應感和啟滯動性是Air Max的先天缺陷,若你對這方面有要求的話還是pass吧。若你是位地板流選手和Air Max的fans話,我強烈推薦這雙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