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阿迪達斯T-MAC 3.5,采用了ADIDAS知名的“清風”技術,使得這雙球鞋變成了一雙非常透氣得“涼鞋“,加上同樣流線型得外形,和強化的前掌彈性與后腳跟的避震功能,使其成為了實戰利器。
T-MAC的鞋,在1代被人指責材質太硬后,其舒適性反倒成為它最大的優勢。尤其以T-MAC2為代表,內靴非常緊貼且彈性十足,做到了既舒適又安全。穿著時的包裹感真是沒話說;T-MAC3推出時,這種包裹感已經強到甚至有些束縛,讓人有物極必反的想法,不過在T-MAC3.5上,我們又體會到了T-MAC2那恰如其分的享受滋味。雖然沒有了內靴,可當你將鞋帶系緊時,柔軟的內襯仍然能夠感覺到那份柔軟,舒適,出色的包裹感似乎又重新達到了T-MAC2“人鞋合一”的境界。而和T-MAC3比起來,T-MAC3.5不僅穿著起來更舒適,而且也解決了T-MAC3后跟側滑的問題。
但是, 包裹感和透氣性似乎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很多包裹感強的材料,如NIKE用于“噴”和“風”系列的FOAMPOSITE材料,雖然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舒適性,卻是以犧牲透氣為代價的。但T-MAC3.5卻在兩者之間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切入點,做到了看似不可能的統一。它借鑒了ADIDAS一種名為CLIMACOOL,通常被我們叫做“清風”的透氣技術。CLIMACOOL的特點是采用明顯的大面積透氣窗,提供通風和濕度調節。通風的鞋面,鞋墊和大底,使整個腳部在運動時也能時刻保持干爽,減少了熱量和汗水濕氣的產生,賦予運動員最佳的舒適感和運動表現。
不過T-MAC3.5并沒有完全照搬這種技術設計,而是結合自身特點,在保證鞋子的耐用性基礎上提供了極佳的透氣性,它并沒有在鞋面前掌采用CLIMACOOL的透氣排汗材料,而只在鞋子兩側后部分大面積透氣開窗的地方采用,其他部分,則采用傳統的透氣孔.這種新的設計,讓T-MAC3.5的穿著者即使長時間打球也能及時的排汗,保持鞋子里面的干燥。從排汗和透氣方面講,T-MAC3.5無可挑剔,可以說是一雙“籃球涼鞋”,難怪麥克格雷迪曾經準備穿著它去參加雅典奧運會,T-MAC3.5的確是夏天打球最好的選擇之一.
在腳踝保護方面,雖然T-MAC3.5是一款MID版的鞋,但是實際上T-MAC系列的MID版都讓人感覺更像是LOW版,相對而言,T-MAC3.5的鞋幫比T-MAC2和T-MAC3還稍稍高了一些。這倒并不能說明它的腳踝保護做得不夠好,可對于那些腳踝受過傷或者習慣穿高幫鞋的人來說,這種程度的保護在急轉急停的時候總有點不大放心,但是有一弊必有一利,T-MAC3.5讓腳踝有了更多的活動空間,可以讓你在街頭籃球中做出更多的高難度動作。所以說,對動作比較靈活又不需要太多腳踝保護的人來說,T-MAC3.5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T-MAC3.5采用了全掌ADIPRENE+彈性材料,這可是ADIDAS的鎮山之寶,經年不改。雖然是老古董,但在運動鞋固體緩震和彈性材料中,它可以說是最優秀的一種。同時,T-MAC3.5還結合了CMEVA中底夾層和3D TORSION足弓支撐系統,提供了足夠的防扭轉性和穩定性,大大加強了整體緩震效果。雖然沒有什么高端技術,也沒有什么新設計,但有同樣設計的T-MAC3在前示范,我們完全可以對它的性能放心。
T-MAC3.5鞋底采用傳統的人字紋,這是采用最廣泛的一種鞋底紋路,交錯排列的方式,讓T-MAC3.5縱向和橫向抓地性都非常不錯,急轉急停時表現得十分穩定。反應性也很好,突然起動和跳躍沒有遲滯的感覺。
最后,就是T-MAC3.5有別于其它ADIDAS球鞋的地方了,這也是T-MAC3.5的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點。眾所周知,ADIDAS的球鞋一向以結實耐用著稱,在外場水泥地面和柏油地面上毫不含糊。而T-MAC3.5可以說是一個例外,鞋底的設計,材料倒是沒有什么問題,原因出在鞋身上。因為鞋身大面積開窗部分的材料相對比較脆弱,一不小心很容易折斷,另外鞋透氣開窗里面的網面材料非常容易堆積灰塵,而且清理起來相當困難。所以綜合起來看,T-MAC3.5反而適合在內場里面穿著,避免在灰塵較多的外場打球,至于內場場地的材質,倒不是主要的問題。
還有一個小小的問題就是:作為一款后衛鞋,T-MAC3.5的重量似乎略顯重了一些,但完全可以接受。只是喜歡穿輕質球鞋的朋友要注意這一點。
總之,T-MAC3.5的性能表現讓人滿意,使ADIDAS2004最優秀的鞋款之一。雖然性價比可能不如他的前輩T-MAC2,但比起NIKE同價位的鞋子來,的確是物有所值,畢竟這是NBA當紅小生之一——最近連續兩年得分王麥克格雷迪的簽名鞋。如果你不是一個非千元以上頂級鞋不買的人,那么這款T-MAC3.5就不應該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