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adidas的跑鞋,行內人都會提及的就是其貫穿始終的三大系列,adiStar,Super Nova和Response。而盡管近兩年來adidas非常熱衷于推廣它的adiStar系列,但在網球,籃球等其他運動領域中不斷出現的Response標簽單品,也在向我們說明,誰才是根深蒂固的adidas跑鞋靈魂,也可以看出Response系列的分量。那么,在后面再加個Trail,當然就是戶外鞋款的意思啦,不知不覺,這個系列已經出到第15代啦。真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嘗試一下了。
感受過這款鞋之后,我決定帶領大家從底部開始看起。Response Trail系列從13代開始,就應用了Formotion系統,也成為此系列的一個核心所在。因為戶外越野跑鞋與之前我們介紹的New Balance慢跑鞋有一旦很明顯的配置上的區別,就是大底后跟的空心區。盡管New Balance穩定系列的空心區已經是很淺的了,但更追求穩定和持久作用戶外越野跑鞋,通常是不做空心區的設計的,因此就非常適合Formotion系統的裝配與發揮。
通常來說,慢跑鞋后跟都會留出一塊不接觸地面的空心區,這里是在跑步過程中,受力最大形變也是最大的地方。空心的設計讓腳跟被固定,起穩定作用,同時有利于周圍的減震材料回饋沖擊力,讓再次啟動更加順暢,高效。而越野戶外跑鞋則不需要太多的啟動助力,而更需要對地面情況的反饋和控制。在復雜的路況下,空心設計可能會帶來不安全的隱患,而單純的平底則會不便于控制。所以,很多品牌普遍采用長縱深槽和多個短橫槽結合的做法,來適應多變的情況。而
adidas的Formotion算是得天獨厚了,源自GCS的它用來越野戶外跑鞋上算是最合適不過。
與Formotion相配合的還有兩個系統,Torsion扭轉系統和Traxion奇釘系統。這兩個也都是adidas元老級的科技,發揮穩定而且效用出色。Torsion扭轉系統在這款鞋上的配備顯得有點簡單,但中段支撐性還是讓人滿意的。橘色部分,以直接注入TPU方法所打造的Traxion奇釘系統,目的是增強合腳感,從而獲得出眾的穩固著地特性。奇釘尖端窄小,釘邊表面積大,與大底接逢面積大,中間與周邊分布不同,橫向分布的奇釘易于縱向直跑,縱向分布的奇釘易于便于運動轉向和坡度運動,并且提高了鞋和地表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了摩擦力,其柔韌的大底增強了鞋子的適應性和彈性。
從大底向上看,整個中底以及鞋面都給人非常穩重敦實的感覺。平心而論,最初穿上Response Trail 15并沒有因它的舒適性或包裹感而驚艷,但測評下來,持續穩定的表現也獲得我對此方面很高的評價。尤其值得贊賞的是鞋帶系統結合三道杠Logo的鞋面支撐系統,以及交叉形的腳踝支撐部分。必須說,上述兩個技術細節并不是Response Trail 15的創新,更談不上有大的科技含量。以往很多品牌很多鞋款都應用過類似的設計,但不是我少見多怪,而是這樣的設計中,虛有其表的占了絕大多數。Response Trail 15值得讓我們夸獎的就是它算是物盡其用了,花拳繡腿不多,招不在漂亮,拳拳到肉才是關鍵。
一樣地,最后還是來補充一些細節,與前面幾代Response Trail的一個不同是Response Trail 15加上了后跟提環的貼心設計;另外,大底后跟突出的一小塊adiWear材料不僅僅是幫助穩定,更是大大提高了耐久性;鞋帶系統的設計也很讓我喜歡。
關鍵科技:Formotion系統,前掌adiPRENE+后掌adiPRENE減震橡膠,Torsion System扭轉系統,Traxion奇釘,adiWear耐磨橡膠。
優點:盡管鞋子的穿著舒適性差強人意,但完善而卓越的性能表現是它的最大亮點。出色的鞋帶系統和鞋面構造完成了讓人滿意的鞋面支撐,Formotion系統,Torsion扭轉系統和Traxion奇釘系統三者通力合作,讓鞋子整體的穩定性極其出色。代表性的前掌adiPRENE+后掌adiPRENE搭配組合,在減震方面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外底的設計非常出色,性能表現讓人滿意。越野戶外鞋款必備的保護性也讓它成為最適合冬季的款式。同時針對耐久的很多設計也大大增加了其性價比;多處創新貼心的細節設計很討喜。
缺點:外觀設計上讓人感到惋惜,前掌的助力性略顯不足。
購買建議:這一款adidas經典跑鞋系列的新品,也可以說是非常具有代表意義的adidas戶外跑鞋作品,在本期的主題下,它也顯然是最合時宜的單品。盡管在外觀上并不十分吸引人,但在總體的性能表現上卻讓人十分贊賞。加上合理的價格,如果你正在尋找一雙冬日里能夠伴隨你戶外出游的鞋款,那么不妨認真地考慮一下這款adidas Response Trail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