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 Supernova Glide 5 身上繼承了adidas自1920年傳承至今的特有氣質,標志性的三道杠標識和穩重的造型中流露出近百年歷史積淀而來的堅定品質。質樸的造型和科技運用雖然缺少閃光點,但也從側面說明這是成熟的一種表現,傳統設計的有機結合通過adidas良好的調校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adidas Supernova Glide 5的整體輪廓比較修長,鞋面也不是很高,前掌的空間幾乎沒有任何富余,后跟也包裹的比較緊,不太適合過于寬大的腳型。雖然沒有采用超輕的設計,但在重量方面拿捏的也相當好,雙腳并沒有感到什么負擔。鞋墊選擇了比較有彈性的材質,簡單踩過之后感覺軟硬度適中,不過中底性能到底如何還是要跑過才知道。
鞋面依舊是傳統的網布材質,并沒有特別的科技材質支持,但在纖細的網布面料中融入了白色的加強筋,保證了一定的鞋面強度。時下流行的熱帖和技術的運用減少了鞋面縫線,上腳之后整個內襯的感覺比較順滑。鞋舌內的填充物不多,邊緣也比較圓滑,整場測試下來沒有發生卡腳的現象。后跟內使用的GeoFit泡棉彈性十足,對腳跟的包裹十分到位,拉緊鞋帶之后整雙腳固定的比較死,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踏實的感覺,減少了不必要的滑動帶來的扭傷風險。
中底的配置展現了adidas Supernova Glide 5奢華的一面,前掌使用的adiPRENE+幾乎一直延伸到足弓位置,帶來完整長度的前掌緩沖保護,在十公里測試中腳下adiPRENE+ 的彈性越來越明顯,這點十分驚艷。后掌采用的ForMotion可以說是一個標準配置,在穩定各方向受力和調整步態方面都有不錯的效果。并且在此之上還加入了一塊adiPRENE緩震橡膠,對我這種經常用后腳跟著地的初級跑者來說絕對是福音,整場測試下來踝部和膝蓋幾乎沒感受到太多沖擊。
外底的設計是否考究常常能代表一款鞋的水平,而 adidas Supernova Glide 5 的外底設計堪稱完美。鞋底的紋路按受力需要分成大小不同的顆粒,有助于分攤落地時的沖擊。前掌的外側使用了大面積的Blown Rubber彈性橡膠材質,在中底之外再給予雙腳額外的保護。其余的位置全部使用Continental 馬牌橡膠打造,毫不吝嗇,再大的訓練強度都足以應付。不過好的外底設計并不是萬能的,盡量選擇在平坦的路面使用。
對于歷史悠久的adidas來說,力臻完美是永恒的追求,實現的方式可以是創新,也可以是對細節的改造。 adidas Supernova Glide 5雖然說不出太大的亮點,但在adidas的世界里,低調從來都不代表平庸,扎實穩定的穿著感受就是最大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