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線防守一般是防守對方的攻擊性隊員。而外線攻擊性選手大多能突善投,在速度上有著優勢,也具有一定的投籃命中率和分球能力。面對這樣的持球對手時,應保持略略下蹲姿態,始終保持你的身體重心在和對方運球的手較近的支撐腳,這樣有利于對方突然啟動時候的跟進,跟進時候防守球員的身體應該始終保持和進攻方的正面對抗。
做好外線防守,首先必須了解外線對手。仔細觀察可發現,外線的投手往往通過運球變線,制造1-2秒鐘的投籃機會。如果采用上面所講的防守姿態,進攻方將很少有機會能夠完全擺脫你的控制范圍,即使投籃出手的話,也會因為你的貼身干擾造成命中率的下降。
注意:所有的投手都有著一個無法避免的投籃前奏動作,就是將所運的球或者接到就準備出手的球,自身體前方上舉過頭瞄籃,如果進攻方這個動作速度并不是很快的情況下,可以在其舉球經過胸口的時候出手拍掉,即使沒有成功的將球拍出進攻球員控制范圍,也將很大程度干擾其投籃的節奏感。
外線防守的時候,在盯防上有一點技巧。就是對方作假動作時候,低頭看他的腳是否離地,離地的話應迅速全力起跳封蓋,不管是否能夠封蓋掉,至少要做出封蓋的姿勢令對方球員投籃時候有所顧及,如果運球選手雙腳沒有離地的話,那就應該繼續保持重心準備對方的運球突破。
外線球員除了一個控球的選手以外,還會有無球跑動準備接應的球員,防守這樣的球員也應該使其在你的控制范圍以內,離開他的距離至少要求一步以內可以觸及,位置上保持你的雙眼應該同時看到控球選手和你所防守的無球選手。
籃球區域聯防戰術
籃球區域聯防的重點是有球的區域和籃下,在任何一個有球的區域,都要求有主防該區者緊逼,相臨防區者協防,中間防區者隨時補防的以多防少局面,從而形成防守的強側。
而處于無球區域的防守者則要回收籃下的限制區內,隨時觀察和堵防進攻者的切人,協助防守的強 側保護籃下。這種防守戰術的位置固定,分工明確,重點突出,有利于圍守持球者及保護籃下,并能有效地組織后場籃板球來發動快攻。
但由于受區域分工的限制,不利于防守對手的中,遠距離投籃。并且,各種聯防的結合部位是防守的較薄弱區域,當對方球的轉移速度較快時,容易形成局部區域的以多攻少。
籃球技術之封堵技術
在籃球防守技術中,封堵技術是比較常用的防守技術。堵位屬于籃球戰術范疇,是防守意識的反映。當防守者所處的位置還不能把進攻者的球搶過來,或者沒有把握搶下來,或處在臨場防守數量上的劣勢,此時只能采取堵位的辦法。
這時,如果處理不當,不僅影響局部,有時全局都會受到影響。譬如對方帶球上來,已收縮到一定距離和區域,或者已夠上射程,這時就必須上前堵位,否則整條防線就會處于動蕩之中。
堵位必須掌握適當的時間。如果時間過早,周圍的同伴還沒有把各自的對手緊緊逼住,就會使對方從容傳出;如果時間過晚,則對手將會將球輕松地作了處理。
當然,堵位并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是為了爭取時間,以便在堵的時候使本隊形成有效的整體防御體系。通過堵取得防守數量上的優勢。堵位的時候,最好先用假動作以造成對方思想上的錯覺。實際上堵也是搶球的準備階段。從戰略指導思想來說,堵的最終目的是要把球從對方腳下爭搶下來。因此,個人在堵位的時候,要有一定戰術要求,就是要求堵中有搶。
籃球封堵技術分為迎面堵位與貼身堵位兩種。
迎面堵位:防守者兩腳前后開立,身體重心下降,要有意識地把球堵向一邊,迫使對方只能在一邊活動。堵位的時候,始終和對手保持一定距離,約二米左右。
貼身堵位:在籃球規則的允許下,緊緊貼住對方,不讓對方轉身,并且一逼到底。也是作為一名中后衛運用最多的防守動作。在比賽中,因為防線壓縮的很厲害,所以前鋒很少會獲得直接面對防守球員拿球的機會,而背身拿球就成為了主要的拿球手段。同樣,貼身防守一定要貼住對方,不能讓對方輕易的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