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球掩護按跑動線路的不同,基本類型分為三種:上掩護,下掩護,橫掩護。
上掩護,指從低位往外給同伴做掩護,目的是讓隊友往籃下空切,由外至內。上掩護的特征是掩護人背對內線,面對外線。
上掩護的部分類型
下掩護(down screen)是指掩護人面對底線由外往內,讓被掩護人往外線擺脫防守人,由內而外,或者由下而上。下掩護的特征是掩護人面對底線,背對外線。
橫掩護是利用掩護讓無球隊員做強弱側的位置改變,又細分為背掩護,反掩護,底線掩護等種類。反掩護是弧頂傳完球以后,跑去給弱側(無球側)的同伴做掩護,讓其移動到強側。背掩護指弱側(有球側)的人去給強側的人做掩護,讓其從強側移動到弱側。
背掩護的一種
在這三種掩護的基礎上,又會發展出很多豐富的類型。在美國,籃球理論非常發達,分很多流派,細分出的各種戰術。但無論怎樣豐富多彩,都有一些基本的特征,比如流行的有——
雙掩護(double screen),讓一個外線進攻隊員同時接受兩人的掩護,不僅可以徹底擋住追擊的對手,同時兩名掩護人還可以變化出更多的接球點,因為現代籃球潮流下,大個子往往能在外線投籃。
牛角掩護(horn screen)指的是內線兩人上提到牛角位置(罰球線兩端,也稱肘部elbow),讓持球隊員任意選擇掩護。
連續掩護(screen the screener),掩護的兩個人既可以是兩名大個子,也可以是一大一小,關鍵是第一個做掩護的要有外線投籃能力。在下面這個圖示中,是2號位替5號位做掩護,然后再接受1號位的掩護拉到外線準備接應,這是讓中鋒形成錯位單打的常用戰術。
甚至還有下面這種耷拉掩護(floppy screen),也是雙掩護的一種,指的是籃下無球隊員在左右兩側都有橫掩護,像一對耷拉下來的耳朵,他或左或右都可以借助掩護擺脫追擊。
不同的教練,球隊會對很多種掩護進行自己的命名,但萬變不離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