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福原愛對戰匈牙利老將托特的比賽中,分析進攻型打法反手生膠的技術在賽中的優劣,及如何利用反手生膠的特點為正手創造條件。
(1)接發球位反手起下旋球的能力,讓福原愛在反手接發球技術上占盡優勢。比賽時對手發到福原愛反手位的球都是急下旋或是長不轉球居多,偶爾才會發個上旋奔球,此時福原愛反手接下旋球的能力相當的高,這種急長下旋的球用反手接起來就會很舒服,想學習這種打法的在練習的過程中要注意把重心降低看準球后往前上發力,此時重心要由低而高。
(2)相持中時反手的快帶與彈擊技術,也是福原愛的技術特點之一。反手以快帶為主不管是撥直線位的球還是撥斜線位的球都非常的順暢,若遇到半高球就會大力彈擊,由此可見反手顆粒膠在相持的過程中基本功是很重要的,這決定了一個顆粒膠手的水平。
(3)相對來說她的正手就比較弱了,但是她的正手快帶的能力還是很不錯的,這也告訴我們如果正手無法很有威力,至少相持的基本能力要有,也就是沒有明顯的弱點。
(4)福原愛的發球基本上以下旋短球為主,由于反手是生膠的關系,所以對手往往不能再回擺短球,因為只要回擺短就會被被福原愛彈擊,所以對手一般以劈長為主,這樣一來福原愛就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點了,她可以利用反手起下旋的能力做出回擊。
(5)福原愛的反手吸短的功力也是相當的不錯,雖然本次比賽中只用過一次,但從其它比賽中會看到,而且經常會給拉弧圈球的選手帶來比較大的麻煩,顆粒膠選手不僅要會吸球之外,還要學會側切,輕撥等技術,這樣才會給拉弧圈球手制造麻煩。
福原愛的技術打法缺點:
(1)正手相比反手較弱。
(2)而反手的技術又太單調,但是這種單調,還是她的特長,很多人都無法適應,但如果一旦被識破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3)技術的協調不多,處理球不夠細膩,這樣她在對技術含量高且處理球細膩并且技術特點突出的選手時就處于下風,如王楠,張怡寧,郭焱等。
二,進攻型打法反手生膠的技術分析
生膠進攻型選手在對戰兩面反膠選手的比賽中在相持階段膠粒的使用率較高,其次是接發球搶攻階段和發球搶攻階段。而在發球搶攻階段是得分率最高的,其次是接發球搶攻階段,而得分率最低的則是相持階段。如果一味的以快,狠和變來牽制對方這樣自身的失誤也會增加,并且在跑動中大角度的球失誤的也會很多,特別是長短結合的球。兩面反膠打法的特點是提高旋轉并且以上臺穩為主,尤其是遇到力量不是很強但是旋轉強的選手時,這便是生膠選手最難的突破點,因為生膠選手由于膠皮的原因會很難控制,并且還借不上力,這種情況下一旦被對手找到攻擊點就很難獲勝,所以生膠進攻型選手在對陣兩面反膠的比賽中相持的階段并不是很占優勢,因此得分率也較低。在現在的女子運動員比賽中,相對技術全面并且正反手實力相對平衡,在比賽中不怕與對手形成相持的選手要占據優勢。也就是說在女子比賽中是上手能力和相持能力的對抗賽。而生膠進攻型選手因為膠皮的特殊性有不吃轉的特性如果搶先上手的話會占據主動。由此可以看出,生膠進攻型打法選手不能太過于依賴使用生膠,要提高側身位和正手位的進攻能力。并且在訓練中要加強反膠的擊球質量和使用率,以及生膠節奏的穩定性和擊球上臺的命中率,還有兩面攻擺速能力,在角度,和落點上要主動變化,做到能攻能防無明顯漏洞。這是當前女子生膠進攻型打法的重點,也是整個顆粒膠進攻型打法的特點。
2.1 加強側身進攻能力的練習
首先要提高這項技術要有基本步法和體能的支撐,生膠進攻型選手的特點是動作小;速度快;突然性強;爆發力大,動作且連貫和緊湊沒有多余的動作而且對步法的要求較高,沒有步法的快速到位動作就很容易變形,從而會影響到擊球的殺傷率和上臺的命中率。
多球訓練法:
上旋球
(1)要求對方發一個正手位一個側身位,練習者兩個點要全部用正手位擊球。連續正手位一個,側身為一個,兩點循環。
要求:練習者練習過程中力量要適中,并且都要用正手拉弧圈球完成,動作要快速還原并且準備下一板,步法要合理并快速移動。
(2)推側撲
要求:練習者要力量適中,合理的運用步法,在保證命中率的情況下加強落點的練習,并且要注意中心的轉移和快速的還原。
(3)反手位半臺不定點
要求:發球人發球過程中要注意速度和旋轉的配合,練習者根據來球的速度和旋轉及落點判斷出手時的力量和落點,判斷清楚后注意步法到位才可出手。
(4)兩個大角無規律的練習
要求:發球者速度可以放慢一點,練習者練習過程中必須要用正手接球,判斷來球的位置并快速移動步法到位擊球,然后迅速還原為下一個球做準備。
多球單練訓練法:
(1)練習者發下旋球到對方反手位,再由對方回搓側身位長球,練習者進行側身搶攻。
要求:練習者側身進攻時要有一定的命中率并加強力量,落點和旋轉。
(2)發球搶攻練習
要求:練習者需高度集中判斷來球的位置,并快速調整到相應位置用正手進行搶攻,已上臺率為主,保證上臺率的情況下可提高質量的練習
2.2提高生膠進攻命中率練習
多球訓練法
(1)反手半臺位下旋球不定點練習。
要求:喂球者旋轉,落點隨便發。練習者接球方法要多樣,發球者要注意發球時落點和旋轉的變化。練習者要判斷清楚球,注意擊球時輕重力量的調節。
作用:該項訓練方法可提高練習者的動作鞏固,由于是無規律練習,所以可提高練習者判斷球的意識,加強不同落點的擊球。
多球單練訓練法
(1)發球搶攻。(只能發對方反手位,長短不限)
要求:接球者要模擬比賽中可能出現的球回擊,練習者注意反手下旋起的質量和落點,注意節奏的變化和輕重力量的調節,不能發死力,這樣會降低自身的命中率。
比賽訓練法
要求:在訓練比賽中要求練習方只要是在反手位的球都要主動進攻,要把訓練當作比賽來練,這樣在正式比賽中的緊張氣氛中才會大膽的合理運用。
作用:讓練習者體會把訓練當作比賽來練,把比賽當作訓練來打,是為了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能夠在比賽中合理運用技術,能夠發揮自己的技術特點和技術風格。
2.3 提高相持球能力練習
多球訓練法
(1)擺速練習
要求:發球者發全臺不定點,要求速度力量要多變。練習者要對每一個來球進行判斷,合理擊球,從而提高命中率和相持能力。
作用:此訓練計劃針對性比較強,由于球的落點是不定點,速度和力量也不固定,需要練習者注意力高度集中來判斷來球,并合理運用技術。
三,新規則下生膠進攻型打法需要解決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乒乓球運動的發展相對來說是發展比較快的,當然生膠進攻型打法也是當今乒壇里必不可少的,在訓練和比賽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生膠進攻型打法有著快和怪的特點,但和兩面反膠打法比就失去了兩面反膠的穩定性,相對失誤較多一些。再加上生膠進攻型打法自身的難度較大,從而導致了優勢得不到更好的發揮,弱點就明顯暴露,造成了成績下滑,所以后備力量缺乏。生膠進攻型打法目前的確面臨困境,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變或加以訓練:
(1)技術方面:接發球,生膠接發球相對比較難。主要有兩個問題:
A.借力。生膠在接發球時,由于膠皮的性質,且無法很好的控制球,所以如果沒有控制好拍形,回球落點不佳,那就很難再連續后邊的球了。
B.發力。接發球不是什么球都可以發力。對于不太轉的下旋球,需調整拍形90-100度左右,發力時要加一點向前的摩擦,已控制為主。遇強烈的下旋球時,只能仰起拍子搓擺落點,發力方向以向前為主,少許向上摩擦抵消下旋,力量小一點保證不失誤。
(2)相持方面:生膠的相持技術沒有兩面反膠選手的穩定性,所以相持是生膠打法的一個重點且難點。反膠在相持的時候可以自由主動去制造弧線和旋轉的變化。而生膠則以擊打為主,在技術上沒有太多的余地,為避免自己的被動,要以己之長克敵之短。即使在相持中也不要隨便退臺,否則生膠的威力就沒有了。變換節奏,主動的相持和變線減少相持回合。
(3)防守方面:防守是生膠難點之三。直接原因是硬件—膠皮的問題。但可以通過技術來克服不足,如放前沖弧圈時可以通過來球的速度和旋轉調整板型,一般都需要借力防守,拍型需要亮一點,主動往前下方發力。
近年來乒乓球弧圈球技術正在逐漸成熟和逐漸完善,在比分上也從原來的21分制改為了11分制,從小球變為大球,再從大球變為了現在的無縫球,膠水也從原來的有機膠水變為了無機膠水,這樣的大變革不得不讓運動員的技術迅速調整并且轉變,同時也讓教練員有了更多的挑戰。乒乓球運動的規則變化越來越難,由于生膠進攻型打法的特殊性所以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比如球變大以后生膠打過去的球沒有以前的速度快了,旋轉沒有那么強了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在國際賽事中的優秀運動員越來越少了,但我們國家仍在發掘和培養這類運動員,不可否認的是,生膠進攻型打法仍然是具備較強的競爭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