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挑打,是由球拍的動作軌跡而得名。它是球拍由上向下,再向前,再向前上的擊球的運動動作,使球產生一個由下向前上,再下落的弧形軌跡。挑打的球拍動作軌跡,形像地說,是走出了一個類似于鍋底形的弧線。
乒乓球的挑打,一般多用于近網短球或者臺內低球。在打乒乓球中,使用的十分廣泛。在挑打又短又轉的下旋球時,要用好手腕和手法上的技巧。打乒乓球中又短又轉的下旋球,用搓球,拉球回擊,很容易下網。對于這種又短又轉的下旋球,使用挑打技術,掌握好手腕手法的運用技巧,是完全可以處理好的。
1,挑打正手位又短又轉的下旋球:對方向我們正手位發(打)過來又短又轉的下旋球,我們要迅速調整好站位,成右腳在前姿勢。
球拍向右上小幅引拍,手腕外展球拍后傾。擊球時手腕持拍由右上向下再向左前上運拍。觸及球的正下部,向前的撞擊力量不要過大,吃住球后再向左前上方摩擦球的底部把球挑出。球拍走出了“鍋底的弧形″,把球盡量向對方中路和右側近網處輕挑。如果挑直線,比較容易下網。
2,挑打反手位又短又轉的下旋球:挑打反手位又短又轉的下旋球,身體要左轉,成右腳在前姿勢。手持球拍向左上略引拍,運拍時從左上向前下再向右前上方揮動,球拍也要走出鍋底形弧線。球拍觸及球的左下底部,吃住球后向前再向右上摩擦球的底部,撞擊球的力量不要大于摩擦球的力量。把球向對方中路,或者左側近網處輕挑送出。
3,挑打中間位又短又轉的下旋球:對于對方發(打)到我們中間位又短又轉的下旋球,根椐我們自己的站位,可以分別向左或者右,輕挑來球。最好不挑中線中路,那樣容易下網。
綜上所述,發(打)又短又轉的下旋球,是現在打乒乓球或者打比賽中,被廣泛使用的一種控制戰術。對于這種又短又轉的下旋球,使用好挑打技術,是一種過渡和反控制的比較好的方法。正手位,反手位,中間位的又短又轉的下旋球,調整好身位后,充分使用手腕手法的技巧,讓球拍走出“鍋底形″的運行軌跡。
注意向前撞擊球的力量,要小于摩擦的力量。為了避免挑打不過網,盡量挑打小斜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