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高遠球的落點一般位于對方后場底線附近區域。
理想落點范圍
(1)底線區域:高遠球的理想落點應在對方場地底線附近,距離底線10-30厘米的位置。這樣的落點能讓球飛行到對方后場最深處,迫使對方后退到場地后端接球,增加其回球難度。
(2)邊線附近:除了靠近底線,落點靠近單打邊線或雙打后發球線附近的邊線區域也是較為理想的選擇。這樣可以使對方移動接球時,不僅要向后移動,還要橫向移動,進一步加大其接球難度,消耗其體力,并可能出現回球質量不高的情況,為己方創造進攻機會。
不同情況下的落點調整
1.針對不同對手
(1)身高臂長,彈跳好的對手:這類對手后場擊球能力強,如果高遠球落點只是常規地在底線附近,可能較容易回出高質量的球。此時,可以將落點稍微向邊線偏一些,增加其橫向移動的距離,或者適當將球打得更靠近邊線,使其在接球時需要更謹慎地控制擊球角度和力度,增加其失誤的可能性。
(2)移動速度慢,反應較遲鈍的對手:對于這類對手,高遠球的落點可以更靠近底線,甚至可以稍微壓底線,讓對手在后退接球時更加吃力,難以在最佳位置擊球,從而降低其回球質量,為己方創造進攻機會。
2.根據比賽局勢
(1)處于進攻態勢時:當己方處于進攻狀態,希望進一步壓制對方時,高遠球的落點可以更加靠近邊線和底線,讓對方在移動和擊球上都面臨更大的壓力,容易出現回球不到位的情況,己方可以抓住機會進行殺球等進攻。
(2)處于防守或相持態勢時:在防守或相持階段,高遠球的落點可以相對保守一些,保證球能安全地到達對方后場底線附近即可,避免因追求過偏或過壓底線的落點而出現失誤,同時消耗對方的體力,等待對方出現失誤或己方找到進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