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業余水平的比賽中,經常碰到的一個場面就是:進攻時,一個人始終在后面進攻,搭檔始終在前場封網;即便后場進攻隊員已經無力攻擊了,也不知如何能跟前場隊員輪轉換位。
在國際大賽中,經常能看到的是進攻方兩人不斷輪換殺球,前場隊員適時后退,后場隊員及時壓上,兩個人位置不斷輪轉,如同行云流水,看著非常過癮。我想這里有后場隊員壓上意識問題,更重要的就是前場隊員的站位和意識問題。
我們現在進攻站位的常識是:前后站位,前場封直線。所以,一旦碰到對手挑高球,封網隊員會主動移動到進攻隊員前面,兩個人呈前后直線站位??墒?,一旦兩個人始終保持前后直線站位,后場隊員就無法壓上,前場隊員也無法后退了,如何能夠實現輪轉換位?
這就是咱們低水平比賽造成的一個站位誤區。以前,大家防守技術水平比較低,經?;刂本€半高球,所以一上來封直線就成了直接得分的手段。現在,整體技術水平提高了,防守方經常能抗2,3拍的殺球,并且回球線路上也有了較多變化,簡單封直線已經不是很有效了。所以,前場隊員的站位和意識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這點從隊醫董的講授中得到了印證:封網面積應該是直線前場到斜線中后場大約小一半場地,而不是簡單的網前半場)。
根據我的觀察和理解,一般碰到對手挑高球,第一拍進攻前,封網隊員最好站在前場中間(國際比賽大多如此),這樣后場隊員無論如何出球(直線,斜線或是對拉高球),前場隊員都能夠應對,或者及時回位(碰到對拉高球)。然后封網隊員根據對手第二拍的回球,調整站位的變化。
如果對手回直線/斜線后場,己方搭檔仍處于主動進攻狀態,那么封網隊員就向直線靠,準備封直線;如果對手回后場球,而己方搭檔已經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比如橫向大范圍跑動),那么封網隊員要在中間適當后撤,隨時準備斜線后退彌補后場對角線空檔。如果對手回對角線后場球,那么前場隊員后退,后場隊員壓上,就形成了一次輪轉。
如果對手回半場高球,過了前場隊員的頂,那么封網隊員要及時橫向移動并向中場后退(給后場隊員壓上讓出位置),此時后場隊員應及時壓上持續進攻,形成兩個人并排進攻的局面,隨著對手再挑后場球,相應的隊員再次后退進攻,自然形成輪轉。
所以,要想形成輪轉,前場隊員的移動很重要,要學會適時的撤出,給后場隊員讓位,才能形成輪轉進攻。
而了解了前場封網隊員的站位和意圖,后場隊員在處理球時要加強主動壓上意識。這種壓上不僅在于碰到半場高球主動進攻時的壓上,還包括被動時的壓上。主動進攻壓上容易理解,被動時壓上是什么意思呢?被動就是當后場隊員失去進攻機會(大范圍跑動失去高點),那么前場隊員會將注意力分散到斜線和后場準備補位,前場直線位置會留下一定的空檔,如果后場隊員抽出直線平球或高球,那么后場隊員就要隨即直線壓上去補直線空檔,前場隊員自然撤出;而如果后場隊員在被動情況下打出高質量網前過渡球,那么前場隊員仍然有時間壓上封網。
前場隊員有了撤出意識,隨著后場隊員的壓上,輪轉就很容易形成了。當后場隊員進攻乏力時,前場隊員準備撤出,后場隊員就可以利用吊上網迅速前壓,前場隊員自然后退,形成主動輪轉進攻。
進攻中,兩個人有了共同的戰術意識,才可能形成流暢的輪轉進攻,否則就會出現處理球不當,空檔沒人補,相互抱怨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