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打比賽的交鋒非常激烈,每一分的爭奪都是從發球就開始了。對于我們業余的雙打比賽愛好者,如何改善自己的發球技術?哪些細節需要我們注意的?
一,發球前的節奏變化
首先要意識到一點,羽毛球比賽中對于發球時間確實有要求,但這個要求并不是說“拿起球要立刻發出去”。國際比賽中,關于發球時間的具體規定是不得“延誤發球”,就是“發球必須是一次性動作”,也就是說在反手發球的時候,向前揮拍擊球時必須一次性揮完,那么在向前揮拍之前的動作和時間,就是由我們自己把控的了。
我們做反手發球動作,一般有兩步:一是向后引拍,二是向前揮拍。由于比賽中規定的一次性動作只針對于后者。因此我們可以在前者,也就是向后引拍這個技術動作上,稍稍做一些文章,具體操作方法大致有如下幾種:
(1)引拍速度
減緩(或增快)發球時向后引拍的速度,令對方難以判斷接發時機;
(2)引拍距離
適度增加(或減短)向后引拍的長度;
(3)停頓時間
揮拍擊球前的這個間隙,規則上是允許有停頓的(3~5秒)。這個規則內允許的停頓時間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起來,一邊用余光觀察對手的身體動作,重心傾向,一邊思考能夠打亂對手的發球時機;
(4)準備動作
一個稍顯夸張的準備動作有時候也能起到很好的打亂對手的作用,在做動作的過程中觀察對手,只要對手重心一偏,就可以在做動作的過程中隨時將球發到反方向。
對手重心一直不動,可以做完動作,稍帶停頓再發球,至少也令對方難以回出高質量接發球。關于這點,可以參考丹麥女雙選手佩蒂森的發球準備動作。
事實上,很多專業選手在發球時基本上都是引拍和出拍動作一瞬間做完的。但在業余圈混的朋友,可在發球時試試上面幾招,對打亂對手一定會起到作用。
二,發球后的舉拍高度
發球后要舉拍,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個關鍵細節。
很多文章說的是視線,拍面,網帶三點持平,也有說拍面可略高于網帶。在我看來,發球之后,舉拍高度一定不宜過高。發球后,對方的接發球一般來說很難讓你直接舉拍封殺,要么推,撲后場兩角,要么搓,勾網前兩角,一般發完球守網前的你只有低點處理球的機會,所以拍子舉太高不但幫不了你,還會讓你不得不再次降低拍子去處理對方的高質量搓球和勾球,反而會錯過接球好時機。
因此,發完球之后的舉拍,一般來說,舉在胸口稍偏上位置,就完全足夠了。此處額外說明一點,雙打中哪些情況下,前場必須高舉球拍呢?一句話總結就是“當我方的進攻壓制住對方的時候”,比如當你的后場連續起跳重殺一拍壓過一拍,比如在前場搓放出一個非常高質量的滾網小球,再比如一個后場反手底角的平高球打得對方措手不及,這些時候你就必須高舉球拍,時刻準備撲死對方不到位的回球了。
那發球算壓制了對方嗎?當然不能算。所以發完球后,拍子一定不要舉得太高。
三,發球后的重心調整問題
球發出去之后,發球選手要注意兩點。一是要立即雙腳分開膝蓋略曲以降低重心,二是將重心放于前腳掌以隨時蹬地啟動。
降低重心讓你能夠輕松應對一些稍稍低于網帶的球,如果沒有降低重心也許你就只能起高球或是放出一些毫無威脅的小球,但降低重心之后,你能夠視情況選擇抽,推,搓放,回過去的球能更具威脅。在防守站位時,降低重心也能夠讓你的防守更加堅固,有時候甚至能夠直接將對方稍微沒有壓住的殺球直接反手回去,一拍便直接化被動為主動。
雙打比賽是一場博弈,發球就是在棋盤上落下的第一顆子。從這一顆棋子或許難以判斷整盤棋局的走勢,但對手卻能夠通過你落下的這第一顆子,感受到你的棋技棋勢。真正的對決,在短兵相接之前就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