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中的腳步移動有各種各樣的節奏
一般來說,腳步移動是指向四個角落和左右兩個邊,或者再加上前后共八個方向的移動。從場地中央向上述留個乃至八個方向移動,再返回場地中央。這是掌握基本的腳步移動和培養空間感的有效練習方法。然而,在實戰中,規定的腳步移動方法與實際情況并非吻合。
例如,在連續對攻中,就不能僅限于處在球場中心的位置上,而是要根據自己回球的情況預判對方如何回球進行移動。及時同樣的正手向前移動,也會有幾種情況。對于各種情況,均有各自最有效腳步移動方法。可是,腳步移動練習一旦有了惰性,就會總是用一樣的速度移動。實戰中,有時用最快的速度移動,有時有規律的移動,有時需要使腳步停下來,總是一個速度移動的練習時不行的。
身體軸心不搖擺
林丹的腳步移動是最適合羽毛球運動的。一般人像他那樣腳步移動的話身體是會搖擺的,但是,林丹的身體軸心卻完全不搖擺。因此,他能夠快速移動,而且還能控制好軸心。
中國及印度尼西亞選手的特征是在返回場地中心位置時,能夠很好地利用蹬跨出去那只腳的反作用力。如正手向前跨步時,蹬跨出去那只腳的腳尖是緊閉的。這樣一來,返回場地中心位置時的蹬腳就格外有利。當然,這樣做腳尖負擔加重,有受傷的危險,讀者應該根據自己的水平試著做。
向來球方向移動不要過度
日本選手基本上都忠實有余,腳步移動到來球方向的意識很強,有移動過度的傾向。移動過度致使返回場地中心位置時困難。于是,當做下一個假動作時,就陷于落后,被動中。要成為擊劍的達人,就要能看清對手劍的走向,并能躲開對手刺來的劍,哪怕是只躲開一絲一毫。因此,向后倒退50厘米,既要消耗不必要的體力,又使搶占先機變得困難了。不要移動過度,移動過度與消耗體力是相關聯的,所以,判斷對手來球方向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如上所述,腳步移動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比如自己打出了很好的球,對手的打法選擇就會受到限制。如果放了網前球的話,那么,跑回場地中心位置也就沒有意義了。說起來,就是場地中心位置,也因每個人的個性不同而不同。腳步移動是由此前的動作構成及相關關系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