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Inner ZLC,正手驕猛銀V,反手蝴蝶Roundell,套膠的配置上節省了近一半,但不得不說,最好的配置還是T05,T64,當然,也可以嘗試其他德系內能套膠,相信也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手感。
從材質上看,INNERFORCE LAYER-ZLC有著創新:內置纖維,阿尤斯大芯,不同于桐木大芯,從外到內,由軟到硬。小力量時完全感覺不到纖維的存在,發力拉球時可以感覺到纖維的味道,而且能明顯感覺到形變,包裹感強,底勁渾厚,一速快,下扎明顯,最大的優勢是前沖強烈。我的正手比較好,拉球質量較高,所以這塊板對于我來說,如虎添翼。
INNERFORCE LAYER-ZLC中遠臺弧圈無敵,打起相持來根本不可能占下風,每一板都夠爆,總結就是兩個字:強勢。實在是太符合我的口味了。
推擋,這個全民學橫打的年代已經不再那么受到重視的技術,在我看來永遠是直板的靈魂。但對于絕大多數五夾而言都是短板。YE,狂飚皓,OC,還有到后期的玫瑰5,YEO,都需要借力。而INNERFORCE LAYER-ZLC不同,可以很好的自身發力,無論線路還是球速,都可以達到你想要的程度。不論是進攻還是防弧圈,都令人滿意,這可以算是一個驚喜吧。
再來說橫打,雖然不可能達到YE,狂飚皓或者是玫瑰5,畢竟手柄不同,但INNERFORCE LAYER-ZLC的橫打一樣很舒服,起下旋很容易,只要技術動作到位一樣可以霸王擰。
臺內小球,也是直板重要的技術之一。這塊INNERFORCE LAYER-ZLC的臺內小球還算讓人滿意,搓球很轉,沒有無所謂的冒高,有純木的味道,但控制不及純木。對于對手的劈長不太好控制,有些虛和飄。
正手很透板,爆,轉,連續性較好。臺內挑打有很明顯的鞭打感,球速非常快,但僅限于配外套。能夠明顯感覺吃到纖維的味道,手感清晰,沒有任何的不舒服。配T05,可以說近乎完美。
總結來說,
INNERFORCE LAYER-ZLC是一塊比較完美的板子,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在小力量下控制稍差,畢竟是纖維板,彈性要比純木系列好很多。
這些年來,球沒打好,器材倒是換了不少,整天瞎整,花去大量時間和精力和錢財。細細品味,慢慢體會,還真的一個是一個的滋味。玩了這么多年器材,終于領悟出一個道理:拍子和人一樣,其實個個都有優點和缺點。矛盾既是對立也是統一的。如速度快與控制好,脫板快和吃球深,兩方面是成反比的。不可能魚和熊掌皆得。所以,廠家制作時,只能中庸中和之后,偏向某一方面,犧牲點另一方面。也就形成了各種型號球拍,以滿足不同人的要求,適應不同類型打法的需要。比如你喜歡快攻,就應該選擇CL而不是YE,比如你追求那種噴涌的手感,就應該選擇單檜而不是七夾。比如你追求極致暴力,就應該選擇普碳或者施碳。同一名稱但不同型號,差距又很大,比如橫板蝴蝶王和直板蝴蝶王,一個是弧圈板一個是快攻板,橫板是5.7mm厚,直板是7.0mm厚,根本不適合拉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