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性
飛馬36沒有在足弓處使用常用的足底穩定抗扭轉系統應該是基于輕量化的考慮,這是稍顯不足的地方,但是在平時操場或公路路跑的話也夠了;它在腳后跟處一圈都內置了TPU補強片,也就是硬質塑料,用于固定腳踝,Flywire的飛線設計也能讓鞋面更好的固定腳部,包裹感做的還是不錯的。
總結起來,穩定性做的中規中矩,鞋底沒有抗扭轉系統及足弓沒有硬質材料對于嚴重過度內旋的跑者不太友好。
緩沖性
飛馬36在中底使用了Cushion泡棉,也就是一種EVA發泡材料,只是在鞋跟和前掌搭載了耐克著名的Zoom Air氣墊,我是143斤的體重,190km跑下來緩沖性和GT2000感覺差不多。中底上也能明顯的看到泡棉被反復擠壓后的折痕。
緩沖說不上優秀,但是也足夠了。
耐磨性和重量表現
耐磨性:飛馬36大底是耐克經典的華夫格六邊形設計增加與地面的摩擦力,在190km后可以看出只是在后腳跟外側的凸起磨平,其他部位只有輕微的磨損,穿個七八百公里應該沒有問題,我在B站上看一些跑鞋博主有說用飛馬36穿1000km以上的,雖然說沒有亞瑟士的AHAR橡膠耐磨,但是表現也還是不錯的。
重量表現:44.5碼的單只重量272g,對比亞瑟士動則300g以上的重量在慢跑鞋里還算不錯了,這也是由于它在足底穩定系統做的犧牲以及透氣網面的輕量化。
透氣性和外觀
透氣網面的設計相當一部分增加了一定的透氣性,但是在透氣網面的里面為了增加包裹性還加了一層內襯,我在夏天30度左右10km跑的過程中能稍微感覺有點空氣的流動通過網面到鞋內部,總體來說還算及格。
鞋頭和鞋跟的翹起船型設計增加了一定的顏值,如果是白色的話個人感覺會更加漂亮,我買的灰色算是中規中矩的顏色,個人還是喜歡比較騷氣一些的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