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性能
喬丹鋒刺5,這雙采用了高強度工程織嘜材料的鞋面,用區域化混合加固的方式組合的鞋面在鞋頭位置上這些你們可以看到的不同方向的白線和黑色的模塊就是進行了混合加固的地方。
第一眼看到這個鞋的感覺鞋面支撐可能會拉胯,實際運動中鞋面的支撐非常到位,形變程度非常小。
原因除了本身的工藝之外還有兩組動態鞋帶袢和一組動態飛線的功能,你沒聽錯這三組鞋帶袢不是樣子貨是貫穿了整個鞋面的,可以提供很好的鞋面支撐以及動態包裹的作用并且可以去適配不同的腳背。而扁平鞋帶真的是YYDS了,打球不松,而且好拉緊。
而且當你拉緊鞋帶以后這雙鞋能給你的鞋面包裹體驗從中前段的腳背往后,一直到后跟都是一個非常舒適緊貼的包裹感受,最重要的是當我把鞋帶拉的這么緊這么長的時候穿厚實毛巾襪也沒有勒腳背的體驗,這一點對于很多球友來說一定深有感觸,打球時候勒腳背是真的難受。
后跟通過拉緊最上方的鞋帶也沒有掉跟的現象,它能很好的把整個后跟拉緊鎖定你的后跟,兩塊蛋仔也會跟明顯的貼合住你的跟腱形成支撐不會出現掉跟或者不跟腳的現象,前提記得:合適的尺碼。
中底性能
依舊是毒牙PRO上我吹爆的巭PRO科技,依舊是超臨界發泡的中底,依舊是全掌超臨界發泡但是在配件上大不相同了。
如果說毒牙PRO的外側包邊是為了提供防側翻和安全性以及更高的緩震極限,那么這雙鋒刺5的外側能量網就是這雙鞋功能性設計上最大的亮點。
細心的球友也一定發現的這雙鞋整個巭PRO身上的明顯的凹凸線條,這樣的造型可以讓巭PRO的回彈速率更快,本身就擁有80%回彈的巭PRO科技,在搭配這樣的造型和前掌的能量網可以在啟動突破的時候擁有更快的第一步以及快速爆發的運動體驗。
講真這塊可以看出來設計師還是很有東西的,類似的設計我腦海里能想到的Melo8代前掌Cagezoom周圍用到的TPU設計來讓氣墊可視化,而這雙鞋則是用來提升超臨界材料的回彈速率。這一個設計點延續到了鋒刺5的整個系列鞋款上。但個人覺得只有這一款的效果是能提升中底性能的。
所以這雙鞋的啟動感要比毒牙PRO好,并且更貼地的同時反饋回彈更快速,搭配上翹的鞋頭非常容易做出墜步突破的攻擊步。整個球鞋的滾動感也比較明顯。
前掌緩震對于我目前79KG的體重來說完全沒有問題,后跟的緩震對于我也是完全夠用,緩震極限80KG以內完全沒問題。
后跟這一塊TPU設計上應該是為了提升一定的緩震極限,但目前來看更多的是起到穩定后跟提升安全性的作用,并且增加球鞋后跟的一體性。
外底性能
這個外底拿到手里的第一感覺就是:平平無奇,甚至一度讓我懷疑這特么是一雙后衛鞋的外底?然后實際體驗那是啪啪打臉,本以為會存在缺乏滾動感然而現實并不是,這樣一雙外底硬度高達75的橡膠底不只是滾動感十足,而且抓地力在內場非常好,即停即走,特別是鞋頭的這塊紋路設計在做惡鼠步的時候也能牢牢抓住地面。
不過這雙鞋的外底紋路表面也有小紋路,在內場吸灰以后抓地會下降,需要經常擦拭。
安全性能
一個不只能提供啟動速度和運動表現的能量網,同時上包到鞋面增加球鞋的鞋面支撐之后還能通過坡度的設計形成獨立的前掌防側翻延伸角,不得不說這個能量網的設計真的是妙啊。
前掌防側翻沒有毛病,而后跟大多數球友應該會覺得沒有包邊限制會不會容易側翻,實際上這個角度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后掌做了加寬,而目前我身邊的UP已經把這雙鞋的前后中底厚度和龍骨落差告訴大家了。
前掌厚度18mm,后掌25mm,龍骨落差7mm的低落差球鞋。要知道ZK4Protro的后跟在氣墊失壓的狀態下也有22mm的厚度,龍骨落差則是6.51mm。這樣的對比在重心上應該能讓你對這雙鋒刺5的安全性能就更放心一些了吧?
關于抗扭還是得夸這個能量網,延伸到了鞋中段的同時搭配中底布下的足弓支撐板能提供非常不錯的抗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