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點
(1)前后Zoom反饋很彈
雖然比起Jordan 31的全掌Zoom乍聽之下是縮水了,但是Jordan 32還是以面積相當大的前后Zoom出現在世人眼前。雖然經過拆解后引起不小的風波,似乎發現后掌Zoom比起發布會上縮水,但是我還是非常好奇他的緩震性能如何。
相比Jordan 31的軟彈兼具,許多人反應Jordan 32剛穿上的時候中底偏硬一點,實戰幾場之后,會感覺真的非常彈,前后掌反饋都非常的明顯,跳躍后往地上一踩感覺都要飛上外太空了,喔當然沒有這么夸張,我實際上還是離地面只有三公分。
Jordan 32的緩震對于偏愛踩泥感的球友們可能不會那么喜歡,但是經常實戰的人應該還是會覺得很不錯,畢竟既有緩震,反應速度上要比Jordan 31更快上一些些,別忘記還有Flight Speed的加持,讓整雙鞋充滿了爆發力。
(2)抓地力有進步
想必大家都還記得Jordan 31那糟糕透頂的抓地力,我當時寫完Jordan 31 CNY之后,又上市了橡膠外底的Black Cat配色,不少人還特別來問我抓地力有沒有改進,根據我周遭幾個人的反應是沒有,反倒是Jordan 31 low似乎有幾個配色的抓地力是改善了一些。
而今年的Jordan 32,抓地力比起之前是有很大的改進,至少在鞋底干凈的情況下我目前還沒有打滑過,雖然容易吸灰塵但是只要保持干凈就沒事。在有灰塵的場地上表現也還不錯,雖然不是超強等級但是至少不打滑了。
至于耐磨度,我覺得就不要輕易嘗試如水泥地這種很費鞋的場地了,我個人是實戰3場之后(約6小時)開始出現輕微磨損,好在Jordan 32的外底刻痕并不算淺,如果在室內或是塑膠地我覺得還是可以打好一段時間的。
(3)包覆與支撐都不錯
Jordan 32一拿到手,就可以感受到他材料上的堅固,尤其是鞋的的后半部分,這點跟Jordan 31的柔順不太一樣。而鞋子一穿上腳,還沒綁鞋帶就可以感覺外底設計非常寬闊,踩起來特別平穩,外加外側的防側翻,上腳后的安心感是其他鞋款很難比擬的。前掌的Flyknit這次的包裹感非常強烈,鞋帶直接嵌入了Flyknit,可以非常緊實的包裹住前掌。
而且官方說法是這次有略加寬了前掌的設計,應該是要對腳寬一族比較友善一點,但是緊實的包覆有可能會造成不適,后面會提到。鞋帶繼續延伸到鞋子兩旁的側翼,請記得一定要兩個鞋帶孔都要穿過并綁緊,不然會有不跟腳的狀況出現。我個人的經驗是,前掌鞋帶只需要輕輕拉上,到側翼的部份再拉緊,整體會比較舒適一點。一旦鞋帶松緊調整好了,我覺得Jordan 32可能是低幫籃球鞋款中保護性最全面的一雙鞋。
Jordan 32腳后跟的外側散熱片形狀的設計非常漂亮堅固,不過如同我之前所說,要防止不跟腳的問題,一定要先綁好鞋帶。鞋底也可以明顯看到碳版紋路的TPU抗扭轉支撐片,但是這是有碳纖維貼層的TPU支撐片。我覺得在功能上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分,但是我仍然要強調,這有忽悠消費者的嫌疑,我想大家都不是很喜歡這種感覺。
二、缺點
(1)略壓腳背
坦白說,雖然Jordan 32帳面上的性能非常優秀,緩震反饋良好,又改善了抓地力,但是我穿這雙鞋打球卻非常不舒服。首先我的左腳會明顯的感受到壓腳背,或許是我鞋帶綁太緊,導致穿Jordan 32打球第二次回到家,左腳背非常酸痛。后來鞋帶調整到幾乎是松的狀態才減輕了壓腳背的狀況,但是一般來說我穿多數鞋款都沒有壓腳背的問題,我個人腳型是偏窄,腳背也不算高。
另外不確定是不是Flight Speed的足弓位置加厚的關系,全場實戰之中我的右腳足弓一直與鞋子摩擦,到第三次實戰的時候起了大水泡,第四次實戰破皮。
總結
Jordan 32從上市到近期,相較于其他鞋款我并不算是很快速的把它寫好,國內外都陸續已經有不少人分享了心得。一般來說我的感想跟他們差異不大,包括抓地力的改進,緩震一樣優異等等,至于鞋子卡腳的問題,身邊朋友反應不一,有些人是腳踝下方卡腳,有人覺得氣墊難踩開,而對于我個人來說是有點壓腳背以及會頂到足弓。
我個人的感覺是,Jordan 31的編織鞋面搭配Flywire鞋帶,兩者相輔相成,可以比較直覺的調整前掌松緊度。而Jordan 32似乎直接用面料讓你感受到很好的包覆性,鞋帶略顯多馀了一點,直到鞋子側翼的部份才是真正最需要鞋帶的地方。至于我把Jordan 32評分略低于31的原因是,場地我還有選擇的馀地,但是卡腳卻不能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