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
和很多球鞋一樣,這款BYW2也是不同配色用到了不同的鞋面材質。雖然從顏值上來說我更喜歡熒光色的兩款,不過那兩個配色用到的蟬翼式的透氣網紗其實會導致鞋面整體的強度略顯一般。
我入手的這雙雖然看上去也是編織的材質,但其實整體厚實了不少,尤其是內襯,非常得厚實。
所有球鞋的包裹帶給我的就是非常完美的貼合感,不管是前掌,兩側,都是那種非常舒適,但不會讓你覺得有壓迫感的包裹。
中間部分這個內靴,其實只在你腳背這里存在,所以這會讓你的足中部的包裹更加極致。不過這樣一來,高腳背的球友似乎又要無緣這雙鞋了。而且這樣的設計還有一個小隱患就是,如果是瘦腳的球友,可能會覺得前掌稍微有點空,因為腳背這里的包裹真的是太極致了。
后跟方面,阿迪祖傳的不跟腳居然失傳了你敢信。
雖然看上去它沒有明顯的內襯填充,后跟向內收攏的幅度也不大,但是后跟是牢牢貼死在你的后跟上的,完全不用擔心會發生不跟腳的情況。
整體的支撐方面我覺得也是完全找不出什么毛病。雙層鞋面帶來的整體支撐性非常強,同時中底與外底向上延伸的TPU也可以給鞋面帶來額外的幫助,使得我可以放心地做出更多動作。
中底
全掌boost的中底我都不陌生了,但是這雙鞋上的boost體驗,對我來說,可能是最完美的一次體驗了。
在此之前我最喜歡的boost球鞋是Marquee Boost,因為它用料夠足,整體腳感很好。BYW的中底我覺得堪稱進化版的MB。融入了"BYW"理念的boost調教得真的是非常非常贊,軟彈兼備,真的是非常出色。
首先這雙鞋中后掌前后用料的落差是肉眼可見的,前掌略薄,保障了一定的啟動感,后掌略厚,盡可能得提高了整體的緩震極限。
前掌其實貼地沒有那么極致,但是它的反饋是非常明顯的。同時在內側有一個外底上翻的設計,可以讓喜歡變向的球友更加得心應手。
后掌方面,我覺得完全沒有踩到底,同時,半環繞式的外底包覆,能更好地控制整雙鞋的中底形變,從而讓這雙鞋的緩震性能更加出色。
這雙鞋中底對我來說最大的問題是,中底向內收攏的TPU會頂得我足弓非常難受,雖然穿久了之后我可以逐漸適應這種不適感,不過我還是建議扁平足的球友去試穿一下。
外底
人字紋為主的外底紋路在室內的抓地表現整體還是非常不錯的,雖然大家在看某些鏡頭的時候會發現制動沒有那么極致,但是去錄制當天這雙鞋我已經出街穿了1個多月了,鞋底真的全是灰。在把外底簡單擦拭之后,你又可以聽到球鞋與地板間清脆的互動聲了。
在之后,不論是急停跳投,甚至是籃下的一些虛晃動作,都是可以十分放心地完成,整體的抓地還是非常不錯的。
耐磨方面我覺得還是非常不錯的,穿了一個多月,外底都沒看到有明顯的磨損,如果你想去打水泥地,我甚至覺得它可以一戰。
整體性
最后來看看這雙鞋的整體性。防側翻方面,雖然看上去這雙鞋的外底延伸并不明顯, 但是它兩側的硬質橡膠真的是非常非常厚,剛性也是非常得強。而且這雙鞋整體的重心控制地非常不錯,使得它翻車的概率會小很多。
抗扭方面,搭配了trosion system的它,抗扭我覺得可以給滿分了。靜態來看,我現在掰這個鞋基本看不到明顯的形變。
而在實際的運動當中,在做出這些大幅度翻身后仰的時候,球鞋整體的剛性也會給你一個很安心的感覺。
總結
從我的角度來看,這真的是一雙非常極致,非常舒適,乃至于接近了完美的實戰鞋。
不俗的顏值設計,經典的配置沿襲,多風格的配色搭配。至少在我個人的眼中,這雙BYW2,是可以吊打今年阿迪自己所有簽名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