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點
(1)后掌gel,尚可的緩震
跟上代一樣,V12依舊是由中底FlyteFoam構成,后掌嵌入了一塊gel緩震單元。這次我還特別請教了一下內部人員,終于搞懂V12的配置情況了。
以Gelhoop系列的定位在長青中階款來說,這樣的配置其實不差。FlyteFoam本身緩震能力是非常有限,但是非常輕量,所以也幫助了整雙鞋瘦身成功。而后掌用力踩的時候是可以感受到不錯的回彈感,雖然輕薄,面積也不大,但gel的緩震效果還是不錯的。
V12的前掌就沒有其他緩震單元,但非常薄,貼地感超好,啟動也很快。但我得說,我曾連續兩天穿這雙鞋實戰,第一天半場,第二天全場,都是室內木板場,第二天的后半膝蓋真的是酸痛到不行。所以如果你是天天打球,或是經常打水泥地的球友,那就要慎重考慮了。但一周1-2天打球的話,我想這雙鞋還是能勝任的。
(2)抓地力很不錯
V12外底也跟V11是一模一樣,完全沒有變化。同樣是橡膠外底,這個外底的形狀我實在形容不出來,圈圈加斜線吧。
基本上在干凈的室內場地,他的抓地力沒話說,非常好,左右前后都相當棒相當順暢。而且如同之前所提過的,雖然是全白外底,但他的沾灰并不是很嚴重,簡單擦拭一下就會恢復干凈。我其中也嘗試過打了三次球不清理外底,抓地力依舊能維持高檔。
V12的外底刻痕也相當深,我實戰了約8小時,并沒有出現非常明顯的磨損。但可能不會推薦給水泥黨。
(3)貼合舒適的包覆,尚可的支撐
V12跟上代比較明顯的差異當然就是鞋面了。可以明顯看到V12的鞋面外側透氣層似乎是更顯著了一點點,理論上透氣應該也是會更好一點點。或許對于外場實戰會有比較大的感受,但對于我個人來說是都差不多。
鞋面內側則是比外側堅固一點,有類似TPU的涂層。而上腳V12給我的感覺就是,非常合腳。他不會死緊,卻非常貼合。但也一點都不會感覺卡腳擠腳。他是用非常溫柔的方式包住你的雙腳,而且仔細看看,他完全沒有用任何高科技,甚至面料都沒有非常厚實,也沒有動態鞋帶,但就是能很完整的包覆雙腳。
之前提過的FlyteFoam中底,讓整雙鞋有很不錯的輕量效果,同時也有向上延伸一小部分,幫助固定雙腳。雖然延伸的不多,但穿這雙鞋做橫向移動感覺還是足夠穩,鞋子兩邊可以感受到有明顯的支撐輔助。但鞋面本身還是比較柔軟,整體支撐性只能說是合格之上,不能說是頂尖,但以這個重量來說,算是做到不錯了。
中底之下依舊有Trusstic System的抗扭單元,我個人認為抗扭能力只能說是不錯但沒有超好。我個人穿這雙鞋打滿2小時還是會覺得有點酸痛但不嚴重。
而后跟內置TPU還是非常穩固,而且也延伸向前不少。寬大的前掌外底也讓穩定性很好,搭配向上延伸少許的外底,我覺得防側翻這方面也沒什么問題。
二、缺點
(1)沒進步等于小小退步
這兩年國內廠商進步幅度非常大,尤其今年各家的緩震科技都推出各種名堂,雖然不一定調校的非常好,但至少腳感出來了,更不要說大家還爭先恐后的用碳板。先聲明,雖然并不是所有廠商的緩震都調整到非常適合籃球實戰,但亞瑟士萬年不變的gel也沒有下放到Gelhoop系列可以用到前后掌都有緩震單元,分級還是很明顯。
Gelhoop V12輕量化的目標雖然是達成了,但實戰性能來說只能跟V11持平。但是面對今年各家國內外廠商的進步之下,顯得Gelhoop系列誠意就一般了。
(2)價格不算便宜
亞瑟士籃球鞋款的價格不管是在日本還是其他地區都不便宜。在大陸售價來看,入手價大概還要700人民幣左右。我去年在臺灣剛上市入手價格大概在650人民幣左右,無論如何其實這個價位要在二級市場買雙明星款都不是難事。
就我個人而言,多數亞瑟士籃球鞋做工質感都還算不錯,多數款式性能也還過得去。但如果斤斤計較,今年因為疫情關系,之前入手的很多好鞋,比如Kyrie 6,Why Not Zer0.3,KD13,其實入手價格都不高。更不要說經常打到骨折的adidas旗下明星鞋,丑一點的配色500人民幣不到是家常便飯。
總結
在我打球的室內場,周末經常有非常多日本人來包場。而他們之中也有不少人選擇Gelhoop,Gelburst以及近期的高端Nova Surge系列。說真的,要說亞瑟士籃球鞋有多好穿,也不見得。他并沒有大肆宣傳自己的科技,而是可以感覺到小心謹慎的在穩中求進步。
在我眼里看來,V12這雙鞋還是適合輕量打法的球友,對緩震要求有限,講究速度的人會比較適合。個人體驗是,V12并不適合有時間天天打球的人,因為他的緩震有限,膝蓋會負荷不了。也不適合重量級或是飛人打法,支撐可能會不夠。
V12并沒有特別大的硬傷,但他的價格又不算便宜,但是Gelhoop這個系列整體真的進步太慢了,我想這也是為何亞瑟士籃球鞋目前都還是小眾市場的原因。
以我寫的第一雙亞瑟士籃球鞋Gelhoop V8跟去年寫過的V11來比較,是有不錯的進步,但是這也是一晃眼三年過去才有這樣的進步。因此雖然性能上持平,我還是要給V12小小的扣個0.1分象徵一下,這個殘酷的市場是不進則退。
亞瑟士還有一雙Glide Nova與V12是共底,基本配置差不多,只有鞋面不一樣,價格比較便宜。我個人沒有穿過,但對亞瑟士這個品牌有興趣的人,不妨可以從這雙開始入手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