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點
(1)大幅進步的緩震
KT1最受垢病的就是他跟沒有一樣的緩震。雖然還是能感受到一塊小小的EVA回彈力,但是真正高速奔跑彈跳的時候就會覺得不夠用,打兩小時全場,我的膝蓋都比酸梅湯還酸了。
但是這個問題,也很可能是KT1唯一的問題,在KT2上面已經不復見了。官方聲稱的分區彈力掌控EVE,其實應該就是不同密度的EVA材質,前腳掌彈性較強利于快速反應啟動,后掌較軟一些利于緩震。雖然我猜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但卻非常的實用,雖然可能沒有Boost,Bounce,Zoom,Lunar等有非常顯著良好的反饋感,但是EVE在實戰中卻已經非常夠用,比特定幾雙鞋款號稱前后Zoom Air的款式可能都要來的舒適。我可沒有說誰喔。
(2)維持了良好抓地力
號稱模仿鷹爪的概念,說來說去其實還是魚骨紋的外底,KT2這一配色搭配的應該是耐磨的橡膠。以歷史的軌跡來看,抓地力這檔事似乎不需要什么大學問,材質對了,紋路對了,抓地力自然就會好。
KT1當時我在任何一種室內場地當應付的游刃有馀,KT2非常好的承襲了這個傳統,抓地力表現是一樣的優異,而且打過幾場球之后也沒有任何磨損,完全是可以信賴的鞋底,這種感覺就像喝紐西蘭的牛奶一樣,安心無憂。
(3)保護性與材質略有進步
以設計給像是Klay Thompson這樣的射手/得分后衛的球員來說,KT2的保護性設計的還是很到位:后跟防護的TPU,外側的防側翻,鞋底TPU抗扭轉效果也還不錯,該有的一樣沒有少,并沒有因為價錢低廉把配備省略。
鞋面材質根據官方說法是透氣的3D立體織物,實際摸起來感覺起來有點類似聚合材質,非常輕,包覆性也相當好,雖然鞋幫略微提高了也不影響上腳。值得稱贊的是,KT2還改善了之前的一些小缺點。例如之前的鞋帶孔,緊的跟那個什么一樣,現在就沒跟那個什么一樣緊。后跟也加了拉環,更容易穿上腳。鞋面上的雕花紋路非常可惜的,如果沒有正確角度的光照是看不到的。
(4)無可比擬的性價比
好了這一點不用說了。論性價比,想當然沒人能打敗國產鞋,因為價錢就先輸一大半了。而談到性價比,我覺得KT2可以上打Nike Kobe 11 EM,下殺Adidas Dame 3。即便最近以性價比火紅的Dame 3,當然也是我近期非常喜愛的一雙實戰鞋,入手價也要差不多550元人民幣上下,這雙KT2我入手約450元人民幣而已,甚至有些網路店家可以看到更低廉的價錢,性能我覺得卻是跟Dame 3相差不多。腳感雖然不同但是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質感雖稍差一些但是價錢也更低。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沒人能在性價比這方面比他更優秀。
二、缺點
(1)外觀設計有點偷懶
第一次看到KT2我的反應就是這是哪里來的丑化版KT1?雖然外型這種東西見仁見智,但是KT2的確是偷懶了,整體造型沒有突破,甚至視覺上變得厚重。即便我覺得整體性能是變好了,他的外觀上卻延遲了我的購買意愿,視覺上厚重的鞋底,鞋舌上的K字,都是我覺得特別難看的部份。據我所知其他配色有不同的鞋舌圖案設計,但是這款配色的特別難看。而且今年許多配色也讓我覺得有點不知所云,很像90年代的卡通配色,更有些太過粉嫩,請平衡照顧一下喜歡單純配色的鞋迷好嗎。
(2)鞋型跟上一代不同
KT1, KT2都標榜適合窄腳的腳型,實際上我卻感覺KT2的楦頭變寬了,我穿上后綁緊鞋帶還是有一點點點點松的感覺。雖然不太影響實戰,但是心里總覺得有那么一點不踏實,跟尿沒抖干凈的感覺有點類似。感覺對于窄腳的人來說可以買小半碼,或是穿厚一點的襪子。
總結
KT2延續著KT1的熱賣風潮,更進一步的提高了性能,雖然我對他的外觀略有不滿,但是實戰中還是對他的表現肅然起敬。這么低廉的價格就能買到這么優秀的實戰鞋,性價比高之外,鞋底還很耐磨,買一雙可以穿很久,非常適合懶得換鞋或是預算有限的球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