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LEBRON X LOW,將抗沖擊性能提升至更為完美,PHYLON中底搭載全掌MAX AIR緩震系統,柔軟,針對性的緩震緩沖性能完美捍衛雙腳的穩定狀態,為你保證了最出色的場上靈活感,令你的進攻更犀利兇猛,讓你的防守更滴水不漏。
外觀設計:8分
外形上,各花入各眼吧,LBJ X LOW的外觀設計我是比較喜歡的,大MAX ,大飛線高端大氣上檔次,配色也非常夏天。
舒適度:8分
ortholite鞋墊超給力,中低還有一層緩震膠,沒有試過LBJ X,不敢亂比(聽說LBJX的腳感是變態級的),這鞋開始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鞋底太重了,有點下重上輕,感覺有點不協調,不過中底的厚重感給我感覺很好。穿了十幾天,氣墊才慢慢被踩開,說實話,我這130 的體重想要駕馭還真得費點功夫。舒適度我還是非常滿意的。
緩震表現:9分
想要駕馭全掌MAX真有難度,壓了幾天的馬路,加上個種跑跑跳跳的(為了更適應這鞋,開始幾天穿了幾次去跑步),后掌才開始有點感覺了,但前掌還不是感覺生硬,直到第二次實戰,發現前掌有點咯吱的聲音,感覺像是被操開了,MAX的緩震性對我來說一般,貌似體重不夠,實戰時不能發揮它的最大價值。不過在平時壓馬路時這緩震提供的舒適性已經足夠了。
保護性:5分
保護性上集就說過了,對抗性比較強的比賽,建議還是不要穿,畢竟不是很保險,平時野場玩玩還是沒問題的,鞋幫的海綿在保護性上真心不夠。我在這鞋上就吃大虧了,有次干野場本來計劃是去投兩個的,后來來了一幫人說要分組,就給分了,結果那幫人越打越帶勁,我的勁就被他們帶出來了,后來悲劇了,踩別人腳上扭到左腳老傷了。這點真比不上火花的那雙LIGHT,火花LIGHT外觀上雖然低端了點,但保護性絕對的出色。
鞋底:7分
和9代LOW一個底,好看是好看,就是不耐用,這種十字鏈一樣的花紋抓地很好,但是壽命不長,圖片上也可以看到,三四場的外場,加上十幾天的壓馬路的戰果。不過話說回來,LBJ X LOW 也不主打實戰,個人覺得就是籃球鞋里的休閑鞋,平時逛逛街,把把妹子,賣弄賣弄風騷還是綽綽有余的。
重量:8分
這鞋的重量還是可以接受的,絕大部分的重量都集于中底,也是為了能夠提供更出色地腳感和緩震。
性價比:6分
LBJ X LOW的配色貌似不是很多,價格也一直維持在700上下,所以性價比還是稍低了,當然,對于高富帥,樂邦的鐵干密來說就另當別論了。至于各種高端配置,除了鞋墊和中低MAX實用性強點外其他的都要打點折扣。
測評總分:51分
LBJ X LOW的推出給我的感覺像是為了完成某項任務一樣,上市了就完事了,沒有推廣,沒有包裝,僅僅是為了讓低幫系列有個延續而已。LBJ 的所有LOW版里,我覺得最好看的還要算是8代LOW了,不管是做工還是外形,都要遠勝于10代LOW。同樣的MAX氣墊,不一樣的飛線,測完這雙鞋后我才發現,動態飛線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斷線的問題,斷線后對鞋面外觀的影響太大了,對于一雙以外觀為賣點的球鞋來說這是絕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