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覆性:5分
這雙鞋美歸美但還是有些我認為不ok的地方,首先就是腳踝的包覆性,雖說這雙鞋原本就是強調裸足感,但我直觀的認為它幾乎"完全"沒有針對意外扭傷所做的保護,對于曾經扭過腳踝的人來說這雙鞋穿來打球可能會沒什么安全感,且在鞋舌部分會有"卡卡"的感覺,強烈建議若要穿此鞋來激烈比賽的話一定要穿厚長襪,不然十分容易受傷,假如你是喜歡用低筒球鞋打球的朋友的話,這雙鞋或許可以考慮看看。
鞋面支撐性/透氣度:9分
鞋身的部分它使用Hyperfuse來做為支撐與4年后現在的科技相比確實遜色不少,不過就當時而言把11代的Hyperposite物料卸下,換成以Hyperfuse來作為主要鞋面,的確減輕許多重量,光舒適度來講真的是非常大的提升,且因為使用Hyperfuse半透明網布的關系讓整個鞋面的透氣性也較有感,另外它的Flywire在雙腳彎曲時也明顯有感受到其支撐,只要有將鞋帶系緊,利用它的鞋帶來控制腳面的松緊有很大的幫助,總結來說這雙鞋的鞋面透氣程度與支撐力都相當不賴,單就舒適度而言這雙鞋絕對是個好選擇。
緩震效果:8分
相信許多想選擇此鞋作為購買目標的球友們,絕對是沖著它那中底用上全掌Max Air 360的緩震系統,在我實測的過程中也有針對這方面特別著重,基本上它整體Air Max在跳躍時是能明顯感受到的,當然和Vapormax那種感受度是完全不同的,但光在緩震效果這點就足以大大的加分,有那種Q軟的避震感,不過這里我還是得說一個打了好幾十場球后感受到的缺點,或許是因為整雙鞋的鞋底偏厚的關系,假設這雙鞋一次要來長期作戰的話,對于腳底板的疲勞程度是相當大的,這雙鞋我曾在室內場打約5小時,在大概第3小時左右腳底板就開始感到疲乏,室外場若以3v3這種激烈的打法,約1個多小時就有疲勞的感覺了,這是個在挑這雙鞋上必須注意的地方。
抓地力/耐磨度:4分
這雙Black Gum配色的鞋底所采用的材質為生膠底,在抓地力和耐磨程度上都沒有很好的表現,室外場偶爾會有打滑的現象,室內場則相對較少,不過依然有煞不住的情況發生,其耐磨度也不夠,若想操這雙鞋到它壽終正寢的速度,絕對比其他普通球鞋來的更快,尤其以臺灣這種室外場林立的狀況,想用這雙鞋征服PU或石板場地可能得多加費心了。
總結
耐克LeBronXI Low Black Gum這雙球鞋不建議做為激烈實戰用,但用來平常練投或一些普通的訓練是相當足夠的,若要當成平常走路的鞋款也十分吸睛,這種低調卻不失美感,再加上用Hyperfuse所呈現的科技感真的非常為我所愛,雖然這雙鞋目前要找可能得透過網路上的一些平臺才有機會找到,但若有機會真的可以上腳實著看看,或許能符合你的胃口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