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8.5分
首先讓我們看看外觀部分,Soldier系列讓人最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它的綁 帶設(shè)計,除了2代之外都有綁帶的設(shè)計元素,綁帶的設(shè)計主要目的是為了支撐腳踝的穩(wěn)定性,而這雙鞋有個特別的地方在于,它延續(xù)上一代移除了鞋帶的設(shè)計外,還多加一條綁帶以增強穩(wěn)定性,但或許是因為和上一代的設(shè)計感有些類似的關(guān)系,這次我看到這雙球鞋時少了些當初看到10代時的視覺沖擊感,不過Soldier XI在外觀上依然屬于相當前衛(wèi)的設(shè)計,假如你想要成為場上矚目的焦點的話,這雙球鞋將會是你的好選擇。
重量:10分
Nike LeBron系列球鞋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笨重穩(wěn)定為主,然而Soldier系列卻顛覆我們的刻板印象,輕量化和腳踝的保護成了這個系列所著眼的目標,拿到Soldier XI實鞋時更是比我想像中的還要輕許多,實際在場上打球時對腳的負擔也不大,不敢說像沒重量,但也確實相差不遠了。
包覆性:10分
Soldier XI的襪套設(shè)計和LeBron XIV相同,一開始要穿的時候的確有些不習慣,但套入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樣的設(shè)計別有洞天,當腳完全進入鞋內(nèi)時可以明顯感受到腳踝被包覆得很好,而且它也并不像10代的套筒那么高,對于身型較矮的亞洲人而言或許會更好駕馭這雙鞋,在腳踝轉(zhuǎn)動時不會有卡住的感覺,其效果在本文最后的影片也有拍攝。
緩震性:8分
Nike的Zoom氣墊效果我想應(yīng)該是眾所皆知的,Soldier XI也不例外,Phylon的發(fā)泡中底緩震效果算是蠻明顯的,我在跳躍后踩到地面的瞬間確實有感受到它緩震的效果,可惜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若此鞋為體重較重的朋友所使用,在腳跟部分的避震效果應(yīng)該會略顯不足,但對體重較輕的球友而言,其避震效果我個人認為算是挺不賴的,本文文末的影片也有慢動作的影像作呈現(xiàn)。
抓地力/耐磨性:8分
對室外籃球場盛行的臺灣來說,抓地力肯定是消費者在購買時非常注重的一個細節(jié),我購買的配色鞋底為XDR材質(zhì),由于我過去這幾年都是以Soldier系列作為在球場上伙伴的緣故,因此對XDR的鞋底有非常高的信任度,它的耐磨能力肯定沒話說,其鞋底還采用三角菱格型分割,在抓地力方面確實有感受到它的效果,在下場后也并未有灰塵黏附在上面,然而這雙鞋底卻有個令我困惑的地方,當我第一次上籃時前腳掌有滑動的問題產(chǎn)生,后來上網(wǎng)查了一下發(fā)現(xiàn)并非只有我一個人有這種感受,算是這雙室外實戰(zhàn)球鞋少數(shù)讓人詬病的所在。
舒適度:10分
就像我前面所說的,我過去幾年對
Soldier系列有很高的信任,但這雙11代的舒適度卻超越我過去在場上實戰(zhàn)的大部分球鞋,除了穿下去后腳踝有確實的被保護外,在鞋身前端也包覆的非常好,因為我前陣子有翻船的意外發(fā)生,因此對于中低筒的球鞋有些抗拒,然而這雙Soldier雖屬高筒球鞋,卻沒有那種高筒球鞋對腳踝的限制感,不過因為腳踝部分被包覆得很好的關(guān)系,當我在場上實戰(zhàn)時并未感受到一絲的沒安全感,而我在大熱天的早上實測這雙鞋時也不會沒有腳身被悶住的感覺,光透氣性我就愿意給它滿分了。
鞋面支撐力:9分
我前面有提到,這雙鞋是用4條綁帶做為鞋面的支撐,少了鞋帶的設(shè)計雖然有些不習慣,不過的確省下了綁鞋帶的麻煩,鞋舌和鞋身成一體的構(gòu)造更是別出心裁,如果要我比喻的話應(yīng)該就像穿襪子的感覺吧,在穿上后利用四條綁帶將腳身固定住即能支撐整雙腳,而假如要購買的話建議穿原尺寸即可,不需要買大半號就很舒服了。
價格:7分
Soldier系列球鞋主打項目之一便是價格較親民,雖然近幾年有價格上揚的趨勢,但其實只要有耐心點或Nike有折扣活動時,都是有機會在3000NT左右的價格入手的,雖說這樣的價格還是有些偏高,但假如有機會入手的話我想絕對值回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