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環(huán)境:本人180cm體重80kg,前腳掌著地跑法,略微外翻,平均步頻170,半馬成績2小時內(nèi),垂直步幅比略高在10%左右,因此偏好一些前掌緩震較好的穩(wěn)定型跑鞋。品牌方面喜歡嘗試一些跑鞋圈中新興品牌,穿過的跑鞋有ASICS K21,ADIDAS UB,HOKAONEONE BONDI 4等。下面我分初體驗,跑步機5KM跑,室外14KM跑三個階段來介紹。
初體驗,主要是拿到鞋后上腳試穿踩踏感受。Pegasus35上腳后的第一感覺是包裹較緊,主要集中在腳面的中部接近腳踝的位置,前腳掌以及腳趾部分比較寬松靈活。
踩地后掌緩震明顯十分柔軟,前掌能夠感覺到一定的氣墊存在,足弓部位支撐十分明顯,看來一整塊氣墊的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鞋面有一定支撐但總體比較柔軟,沒有任何板腳錮腳的不適。
跑步機5KM跑
之所以會選擇這個長度,一是涵蓋了健身前的熱身距離,二也是力量訓練后大家較為普遍的30分鐘有氧燃脂距離。
這個階段給我最大的感受是輕,隨著跑步時間的加長,讓我在初體驗時顧慮的較緊包裹與足弓支撐得到了滿意的答案,跑步時鞋款對腳部的束縛很少,有些越跑越輕松的感覺,幾乎感受不到鞋子的重量,這一點比較滿意。前掌跑法在觸地后能夠明顯感覺到跑鞋后掌及足弓處對腳掌的支撐。
另外,透氣性還是不錯的,沒有什么悶熱的感覺。由于是在跑步機運動,緩震性能這里不說。不足在于前掌包裹過于寬松,腳趾部分在鞋內(nèi)有一些晃動。
室外14KM跑
作為一個半馬完賽的跑步愛好者,選擇這個距離來評測跑鞋,純粹是想檢驗下它是否可以支撐我來參加比賽。在這個階段,我適當?shù)恼{(diào)節(jié)了我的配速,并且嘗試了一段后掌跑法來體驗跑鞋性能。
先說下優(yōu)點,第一肯定是鞋面,室外跑不同于跑步機上只有直線運動,需要一些轉(zhuǎn)彎和不必要的減速,但在全程跑步中,鞋面的包裹和支撐都比較到位,沒有出現(xiàn)支撐不夠和包裹過緊帶來不適或者摩腳的感受,十分滿意。
第二是鞋帶,沒錯就是鞋帶這個不起眼的細節(jié),扁平偏硬的鞋帶造就了我穿著這款跑鞋幾次訓練中鞋帶毫無松脫的體驗,運動全程禁錮定位,這一點雖然說起來不起眼,但跑步的都很清楚其中感受,誰也不想跑步過程中時不時停下來系緊松脫的鞋帶,更不想因為鞋帶松脫導致不必要的運動傷害。
第三是輕量化和聯(lián)動性,跑鞋整體穿著感受很輕,不會對跑者造成過多的負擔,而且整體氣墊帶來的聯(lián)動性很好,前掌接地后能夠明顯感覺到從足弓到腳跟帶來的整體觸地響應。
再說我認為不適合我的地方,一是緩震,這款跑鞋的緩震給我的感受有點類似與ASICS K21,在前10KM能夠感受到前掌緩震隨著跑步距離的加長,反復機械式的運動,在十幾公里后蕩然無存,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我調(diào)整為后掌跑法后,后掌的緩震在14KM時依舊強勁給力。
二是回彈,我穿過鞋款中這方面印象最明顯的是UB,10KM內(nèi)的感受極好,不斷帶給跑者完賽的信心,pegasus35與其他的不相上下,回彈一般,但好在也不必為穩(wěn)定性煩惱。
最后總結(jié)下吧,pegasus35這雙鞋總體還是比較讓我安心的,雖說沒有特別驚艷之處,但作為日常10KM跑量的訓練鞋完全可以勝任,同時,作為半馬比賽用鞋也比較靠譜,不會為鞋帶,磨水泡和疲勞狀態(tài)下的穩(wěn)定度擔心。
特別是鞋子整體設計穿著搭配也比較廣,平時休閑和比賽訓練都可以穿著。尺碼選擇上,跑鞋一般是大一碼選擇,建議足弓高或者腳寬的跑友實體試穿后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