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支撐與靈活度:80分
這雙PO版本的SUPER.FLY 4與常規賽版本的相異之處主要是來自鞋面物料的改動,在談及PO版本之前,我想略略介紹一下常規賽版本的鞋身設計,好讓大家更具體的去了解兩者的不同。
常規賽版本的SF4鞋面使用大面積的網面結合較薄的泡綿作為主要物料,而泡綿之間有著不同的切口去減輕跑動時腳背被鞋面壓著的不適感;相反,PO版本的SF4不單只放棄泡綿之間的切口設計,更加入物料較硬的皮革作為球鞋的內側部份以加強支撐保護。
相對于常規賽版本,SF4的PO版本還加入了半個Flight Web Fit System,配合內側的皮革成為了腳內側支撐保護的來源。雖然只得半邊的Flight Web,但偏硬的皮革物料加上Flight Web的鎖定,腳內側感受到的包覆感意外地明顯。而鞋領設計方面與上代的Playoff版本一樣,內外側鞋領的高低不一,在保護足踝的同時保留了SF4一貫的靈活性。內側部份亦有加設一個切口來增加橫向移動的靈活。
皮革物料本身比較硬,加上是一體式的與鞋舌相連,在跑動時令動作不算流暢。另外,PO版本的外置TPU穩定器較細,內靴又缺乏填充物,后腳跟的穩定度略嫌不足。或許在季后賽當中,進一步加強支撐保護相對于靈活更重要吧。
舒適度與避震功能:80分
PO版的SUPER.FLY 4在中底技術方面沿用自常規賽版本的FlightSpeed Technology。前腳掌的Zoom分為三塊面積相約的單元,兼顧用家在各方向移動時的需要。我認為Zoom單元的平均分佈,令用家在穿著時較之前的SUPER.FLY系列貼地,而以往SUPER.FLY系列的回彈感或許要在數次break-in后才會真正感覺得到。另外,后腳掌則采用Phylon中底,于著地時提供不錯的緩震效果。
SUPER.FLY 4 PO的中底表現十分出色,但是于鞋身物料上的改動卻并未如我所想。PO版本加入的皮革的確令包覆感和保護性提高,無奈的是皮革材質偏硬以及與鞋舌相連,除了break-in要花更多的時間外,在跑動時亦會感到內側過份包覆而造成明顯的不適,而這個情況或只會出現在曾穿著常規賽版本的SF4用家身上。若果你是首次著用SF4 PO版本的用家,這種不適感沒那么的明顯,所以新用家不必太擔心。
舒適度因皮革而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為免長時間打籃球而出現腳背痠軟,我建議于第四及五個鞋孔位置的鞋帶不要拉太緊,因為內側的皮革貼腳感已經足夠,即使一兩個位置的鞋帶不拉緊的話,包覆程度也不會落差太大,但這樣做的話在著用時會比較舒服。
耐用度與抓地力:95分
SUPER.FLY 4 PO的鞋底紋路主要是用上耐磨的魚骨紋,而外緣的部分則保留了上代的波浪紋。我著用是XDR版,相信鞋底的紋路能應付室外場的高強度磨損。再者,波浪紋配合大面積的魚骨紋在抓地力與耐用性方面有一定的保證。另外,我著用常規賽版本都有一段時間,發覺較易磨蝕的位置大概是在后腳跟的外緣波浪紋部分,不過磨損了這個部份對整體的抓地力沒有帶來任何影響。
至于鞋身方面,PO版本的鞋頭與外側位置都增添薄薄的TPU來加強耐用度,對比常規賽版本那大面積的網面,PO版本在鞋身亦選用皮革物料,這個做法也算是加強球鞋的耐用度以應付季后賽那些高強度的對抗。所以說引入皮革的新改動未必完全是件壊事。
透氣度:75分
上段提到PO版本的SF4為了增強支撐性而加入由內側伸延至鞋舌的大面積皮革。另外在后腳跟的位置上亦鋪滿皮革來加強耐用度。即使有著不少的透氣孔在其表面上,但主要的透氣位置都被皮革覆蓋,而外側的網面亦不像常規賽的SF4一樣有著切口部份來幫助透氣,著用一定時間后會感到侷促,但于冬季穿PO版本的SF4來打籃球還是可以的。
外觀:90分
單從外型來看,紅色的常規賽版本與藍色的PO版本都沒有帶給我太大的驚喜,但在常規賽的版本上,縱使是平平無奇的外型,但內層的泡綿花紋卻帶來了視覺上的衝擊,可說是在有限的位置上繪畫出無限的創意。暫時來說,PO版本的配色都比較普通,唯獨我手中的配色和CNY配色有著較獨特的花紋及設計。PO版本最特別的就是新加入的皮革物料,令SF4在平凡中帶點貴氣。
總分:82分
總體來說,加入大量皮革物料的舉動已經表明PO版本的SF4更是針對保護支撐的問題。比較靈活性的話PO版本的SF4真的不及常規賽版本的SF4,拿吉普車與裝甲車來形容兩者就最適合不過,常規賽版本的SF4好比吉普車,速度較快較靈活但保護比較單薄;至于PO版本的SF4就像裝甲車一樣,有少許的笨重但卻擁有更強的保護性。PO版本與常規賽版本各有優缺點,哪個版本適合你?這就要看你的打球風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