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認為觸感型球鞋的設計較為傳統,就算更新換代也不會有太多地方的改變,然而這次新11pro卻給我一個大驚喜。無論是袋鼠皮面料的回歸,還是風格強烈的正中彩條,無走線的皮面與網狀內襯骨架搭配的設計,都詮釋著新11pro的與眾不同。
我這次選擇的是比較適合國情的AG大底版本,而首發的黑橙配色強烈體現了觸感型球鞋的優雅,非常符合我的口味。根據以往11pro偏大的經驗,平時一般穿著43碼(JP275)的我這次選擇的是42 2/3碼(JP270),上腳感覺剛好,鞋頭也不壓腳趾,后跟包裹有明顯的鎖定感,整體舒適性和貼合度也非常到位。
與以往一樣,我在下地之前習慣性暖了下鞋。剛開始感覺新11pro袋鼠皮并沒有想象中柔軟,腳趾在球鞋里面也能明顯感覺到網格內襯的凹凸感,說實話初時并不習慣,總感覺有個疙瘩在,真怕會影響實戰發揮。然而這種擔心后來證實是多余的,因為實戰過程中鞋腔內的異物感不復存在。
新11pro鞋面正中間加入的一道彩條,在暖鞋的時候會感覺到一定的硬度,非常想掙脫開,但是又沒辦法,好糾結。而實戰后發現其實“它”的存在其實不會對觸球造成不良的干擾。(如果不習慣的朋友可以在下地前多暖暖鞋)
我個人有個習慣就是每次上場前都要會仔細整理好鞋舌和鞋帶(這樣感覺腳感會好很多),而這次新11pro讓我非常不爽,因為每次實戰過程中鞋舌跑偏非常厲害,導致鞋帶直接搭在腳背上。這個時候一個有力度的球過來,用腳背去擋或停,或者正腳背發力射門,會有疼痛感,以致在實戰中需要多次彎腰調整鞋舌,實在是煩煩煩。不過鞋舌的舒適度還是不錯,按照鞋帶走勢將鞋舌分為了許多三角形區域,內層填充海綿,還設有透氣孔。鞋舌如果不跑偏的話,那就很完美了。
三條紋是阿迪達斯標志性的設計,以往我穿過的阿迪達斯球鞋都會感覺鞋身側面的三條紋材質偏硬,但是新11pro就完全不會。上腳后,鞋面貼合腳面,但是又不會感覺被側面的三條紋夾的過緊,這倒是我非常意外的。而且實戰中的傳球觸感也比以往更加真實,傳球力道掌控更自如。如果你是控球大師,那么它就是你的“伯樂”。
對于腳踝有傷的我來說,在選購球鞋的時候十分注重鞋口,后跟的設計,而新11pro就非常讓我滿意。鞋口兩側的特殊隆起處理可以剛好固定住我的腳踝,其海綿填充層的厚度恰當適中(具體數據可以查看新11pro的靜態評測),而后跟的包裹弧度也相當到位,比我以往穿過的所有阿迪達斯球鞋都要好。在場上啟動,變向,急停都能給我非常安心的反饋。
新11pro的后跟設計變化很大,首先由傳統的“雙峰”變為了“單峰”,內襯使用細絨材料,后跟包裹弧度的定型也近乎完美。上腳的感覺就是跟腱兩側有明顯的鎖定感,但是又不“鎖死”—不會出現“脫,滑,溜”的狀況,關鍵是不磨腳。
我剛拿到新11pro的時候,醉了......因為這是我認為最漂亮的大底,雖然我之前已實戰過這款AG,但還是對這次的實戰充滿期待。鞋釘長度適中,三角+菱形釘抓地力相當出色,變向轉身更是得心應手。
細絨表面的鞋墊是我非常喜愛的,不打滑又非常舒適。而這次新11pro鞋墊的后跟位置加入了慢反彈海綿(突起的部分)更是讓我喜歡。其實剛開始暖鞋的時候,老是覺得腳后跟有個突起的墊子很不習慣,還想著把它多踩幾次直接壓扁算了。誰知道之后的實戰才感覺到這個設計是那么的有用。我受腳傷影響,每次爭搶頭球的時候都不敢跳太高,怕落地時候的沖擊力會震到有傷的腳踝疼痛。而這次多了減震海綿,在落地的那下明顯比普通鞋墊舒服,這估計就是為我設計的吧。
射門:意外驚喜
大家都知道袋鼠皮的觸感出色,舒適度高,但是很多人都反映射門的時候,袋鼠皮的發力感沒有人造皮革來得干脆,原因也是袋鼠皮比較軟,觸球時會產生一定的形變。但是新11pro讓我非常的意外是,射門非常清脆,力量傳遞非常足。這是得益于隱藏在袋鼠皮之下的網格狀超纖骨架設計,讓鞋面兼具了觸感和力量,確是一大驚喜。
傳球:隨心所欲
一名好的中場球員,傳控非常重要。新11pro鞋面的設計,無論是長傳,短傳,在觸球那下都很真實,力道也非常集中,有點想傳哪就到哪的感覺。
帶球:掌握其中
不僅袋鼠皮面料回歸,網格狀骨架的加入讓鞋面形成凹凸的紋理,這起到了輔助盤帶的作用。我在實戰過程中真切地感受到這個設計的妙用,說夸張點就像“吸盤”一樣,加強了鞋面與皮球接觸的粘附感。
總結:
袋鼠皮的回歸讓我欣喜若狂,網格鞋面設計讓我們翻新了袋鼠皮射門不好的思想,弧度近乎完美的后跟與全新鞋墊的降臨讓我能更安心地踢球。新11pro不僅帶給我很多的驚喜,關鍵是各方面表現都讓我十分滿意(除了鞋舌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