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11拿在手里你會感受到短短十年間球鞋設計的滄海桑田,從扎實穩定到輕量透氣,籃球運動在變革,籃球鞋的理念也在推陳出新。而在這些變化當中,Soldier這個系列又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小倔強——綁帶元素(當然在20-5-5那個年代也叫“魔術貼”)。不知什么原因2代開了個小差,但其余的每一雙Soldier都使用著綁帶。而后輩們在繼承著傳統的同時也在自我進化,特別是到Soldier 10,綁帶已經取代了鞋帶,這一點Soldier 11也在繼承著。
Soldier 11繼承了10代的整體架構,一改傳統球鞋鞋帶固定的方式,采用一體式鞋面外加綁帶固定,整體線條簡潔流暢。
由于綁帶的位置,Soldier 11也沒有側面的碩大Swoosh,而是放在了后跟的位置。Lebron 的個人logo也弱化處理,整體很好地保存了鞋本身的造型。
中底緩震方面依然采用前后ZOOM AIR氣墊,透過水晶外底即可直觀的看到。大底紋路采用三角形的切割碎塊,排列非常密集。
外底的后跟部位有點意思,并非前掌一樣的平整,而是有些類似于Kyrie 2是一個弧形。同時zoom氣墊的位置會有些許突出,用以提高zoom的響應。
綁帶采用織物材料,偏硬,沒有伸縮性,四條等間距分布。
一體式的鞋面上半部采用透氣材料,從鞋頭到后跟的下半部分采用了強度更高的織物鞋面。另外這里有個細節,四條綁帶只有最高的一條有輔助固定的穿孔,而下面三條沒有設計,這一點與稍早上市的黑色版本有所不同。
內襯材質很順滑,在跟腱部位特別設計了泡棉,有效提升后跟的舒適性。可以說總體看下來Soldier 11相比Soldier 10的變化不大,鞋面和中底并沒有太多改動。
主要的改進就在綁帶上面,Soldier 11一共四條綁帶,比Soldier 10多一條,但鞋幫高度要低一些,所以每條綁帶的間距也要窄一些。
這就造成了兩雙鞋穿著上最大的不同,從綁帶位置上,Soldier 11要更合理一些,腳踝處的綁帶在踝關節稍靠下一點的位置不會過多限制到關節,反觀Soldier 10腳踝處的綁帶要更高,感覺也要更“勒”一些。
這樣的異同會造成實戰中多大的影響呢?接下來,進入實戰環節。
Soldier 10和11兩雙鞋就像前面分析的一樣,穿上腳的感覺也基本一致,整體的包裹感非常出色。同時中底的緩震很到位,新鞋上腳就會感到很舒適,不需要先打幾場的磨合過程,這一點個人感覺要比LeBron 14更優秀。
我兩雙都是新鞋,如圖這樣一雙穿一只基本感覺就是同一雙鞋。
但是仔細體會還是有些許不同,也就是他們不同的綁帶系統帶來的。
首先,Soldier 10的綁帶更高,對腳踝的固定更好,Soldier 11靈活性更出色。
其次,Soldier 11的綁帶間距更小,對鞋面包裹的加成更好,實戰強度上來以后會感覺Soldier 11的鎖定效果更好,急停變向更有信心。
另外,Soldier 11的大底紋路升級的也很成功,抓地力比Soldier 10有明顯的提升,特別是場地條件稍差的外場,不過水晶底不耐磨,小伙伴們慎重哦。
另外這里有個小提示,兩雙鞋綁帶的位置都會覆蓋領口打開的部分,所以這兩雙鞋都一定要穿高幫的球襪,尤其是Soldier 11,它的綁帶要更硬,位置也正好在踝骨突出的位置,穿短襪肯定杯具。
可以說Soldier 11作為脫胎于Soldier 10的鞋款,很好地繼承了10代的優點:包裹,緩震,保護,并且把包裹做到更進一步。
同時在腳踝靈活性,抓地力,方面有所增強。另外忽略誤差的話,減重將近10%也是非常出色的成績了。這些都是Soldier 11成功的地方。
那么,Soldier 11有什么不足么?肯定有。
首先,穿鞋不容易,尤其新鞋。這一點現在Nike旗下的球鞋普遍都這個特點,追求包裹把鞋面做死,這一點我個人持保留態度。
第二,球襪,毛巾經常被綁帶裸露外外面的部分誤傷,由此帶來的可能就是綁帶壽命的問題,畢竟海綿貼這東西日常生活中也常用,用的次數多了難免就不那么牢固了。
第三,僅限于本次評測的白色,超級不耐臟,現在五場球打下來已經不好意思給大家上圖了,新鞋顏值辣么高,現在欲哭無淚了。
除了這些矯情出來的不足,大家應該也能明白我的意思了。Soldier 11真的是一款非常出色的球鞋,各方面沒有明顯的短板,同時很大程度地解決了Soldier 10對腳踝的不友好。
另外就是價格優勢,畢竟是副線產品,1199的發售價,再參考Soldier 10現在折扣店600五折的價格,相信過不了多久Soldier 11會是一款很有性價比的球鞋。
最后總結,只要不是低幫鞋的死忠,Soldier 11絕對是個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