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打球不會用手腕,而是用整個手臂,往往一場球下來感到非常累。如何能在打球時體會手臂帶動手腕擊球的感覺?平常如何練習才能做到用手腕擊球?
Q:羽毛球堪稱是世界上球拍類運動項目中球速最快的運動,目前中國男子雙打選手傅海峰以每小時300多公里的速度(指殺球時球托由拍面彈出的瞬間初速度)創造了最高紀錄。試想要把羽毛球這個天然構造的橢圓型球體擊出這樣的速度,合理的發力技巧至關重要。
正如你所說,羽毛球強調運用手腕發力,我還需補充一點,極致的發力僅靠手腕還不夠,還應強調運用手指的力量。整個手臂發力順序基本是:根據不同擊球位置運用大臂帶動小臂內旋,外旋,展腕和伸腕揮臂引拍,將獲得的力量逐步傳遞到手腕,最后依靠食指和拇指扣住球拍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緊握拍柄,用拇指和手掌末端的小魚際肌為支點,其余幾指為力點,由放松到抓緊,用近似杠桿原理的方法,屈指發力將球擊出。運用這樣的發力方法擊球,出球有力,速度快,動作突然,還不會覺得太累。
練習方法:徒手分解動作揮拍練習(以后場高遠球為例)
第一個動作:手腕后伸前去揮拍
將持拍手臂貼近耳側向上伸直,手指,手腕放松握拍,僅用手腕向后伸腕引拍。拍子盡量后倒,但手肘固定不動,然后僅憑手腕前屈內旋發力揮拍。向前揮拍時,大拇指和食指扣緊拍柄,使手腕充分前屈到一定程度后制動,體會手腕迅速而有爆發力的發力感覺。這個動作其實就是后場最后擊球瞬間的分解動作。這項練習持續揮動20至30次后,你會感覺小臂部位肌肉非常酸脹,由此,你的手腕,小臂的羽毛球專項擊球力量得到加強。練習過程中要求手臂伸直,大臂和小臂之間在揮拍過程中不能有夾角,也不能發力。
第二個動作:小臂后倒前伸揮拍練習
在第一個動作的基礎上,要求練習者進一步將揮拍動作擴大到手肘小臂部位,即持拍手將手肘固定貼靠在耳側,然后小臂充分放松外旋后倒引拍,再內旋向前發力揮動至手臂伸直位置擊球,并以制動動作結束。持續重復做小臂后倒前伸揮拍20至30次練習。要求大臂固定,不參與發力動作,僅靠小臂帶動手腕發力,體會第一和第二個動作的連貫正確發力順序。至此,第一,第二個動作共同組成了后場球擊球發力動作。
第三個動作:完整高遠球揮拍練習
從高遠球擊球前的側身準備姿勢開始,從用大臂帶動小臂抬肘,轉體引拍至接上述描述的第二個動作,再接上述描述的第一個動作,形成一個完整的高遠球揮拍擊球動作,重復該動作揮拍,可持續20至25次。要求將以上三個動作中的每一個動作的細節做到位,大臂帶動小臂,手腕和手指依次發力揮拍,發力距離短而集中。三個揮拍動作組成一大組。當逐一連續完成以上三個揮拍動作的練習后,應放松手臂和手腕肌肉,然后再進行第二大組(即三個小動作)的練習,每次可持續練習三至五個大組,或根據個人情況安排練習的負荷量。這樣持續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就能感覺到自己能運用小臂,手腕和手指在發力打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