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這個詞,一般有竊取,行動瞞著人或茍且的意思。可作名詞,動詞和形容詞,感情色彩基本偏貶義。也有一小部分中性色彩,比如“偷師學藝”中的“偷”,還有我們打羽毛球時候的“偷”。不少人不屑去偷,認為偷到底不光彩。
好比不屑去用假動作,用了似乎勝之不武。其實不然,在羽毛球技戰術上,無論是“偷”還是假動作,其實都是一種“巧”。巧就是善用縝密的心思和高明的技藝,用比較少的精力獲取更大的利益,用現代的道德理念去理解,不應該是竊取和茍且,而應該是經濟,是本領,是一種智慧。我們不必鄙視和唾棄。
羽毛球上一般講“偷”,更多指的是發球時候的突然發后場?,F在的男單,尤其是雙打,基本都是以發前場為主的,這樣接發球運動員的注意力,包括意識和重心一般都集中在前場,突然的發個后場,完全破壞了對方的節奏,就是所謂的偷也。它和假動作最大的不同是,偷主要是利用對手意識和身體重心的雙重懈怠來破壞他的節奏,假動則有相反的意思,即利用對手意識和身體重心對來球的積極預判來破壞他的節奏。
偷是偷的對方的防備懈怠,假是假的對方的積極防御。這讓我想到中國的中庸之道,過猶不及,適可而止,才是明哲保身的最佳存在狀態。就是說,球在對方場地,尤其是其手邊的時候,你的意識和身體都不能緊張,不能過分的“瞄”球,要放松的看著。太過自信的預判其實是意識的一種緊張狀態,太過緊張的準備則會引起肌肉的高度僵硬,這些都不利于攻防對方突然改變節奏的來球,比如假動作和偷等等。
其實羽毛球的“偷”不僅僅包括發球時候的偷后場,在接球的時候也可以偷,在接球的偷,偷的不是手法,而是步伐。即啟動上的“偷”。所謂啟動的偷,我以為就是在對方揮拍的瞬間,還沒有擊出球的時候,你的左腳或右腳就可以跟他的手同時動起來,即抬起腳掌,開始移動。
然后當他擊球出球瞬間,你的左腳或右腳已經落下,右腳或左腳與球同時相反方向移動了。這里的左右腳并不難理解,如果是預判對方放網的可能性大,就先偷左腳,如果是預判對方推挑后場底線的可能性大,就先偷右腳。這是因為,往前場,左腳偷的那半步正好壓住出球的瞬間,右腳就快速邁了出去。退后場包括頭頂,右腳偷的那半步,正好使重心落在左腳的時候與對方出球瞬間同時,然后右腳直接后撤側身引拍起跳擊球,一氣呵成。
手法的偷不僅僅是接發時后場的3號位和4號位,前場的2號位也會經常成為偷的目標,所以為了防止自己接發被偷,接發瞬間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同時重心要穩,雙腳卻又不能站得太死;步伐的偷其實不僅僅在接發中,中后場的對抗中有很多偷的步伐形式,“抓”是對預判對方球路的一種描述,其實抓的基礎就是步伐的偷。如果沒有步伐的偷,你是不可能完場球路上“抓”的結果的。
假動作是一種技術,或者說是一種高級的技術。動作一致性也是一種技術,但它是一種基礎或者說基本的技術。而“偷”有技術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種意識。加強動作一致性和假動作的練習,加強“偷”球的意識,我相信你在羽毛球對抗中會越來越游刃有余,巧中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