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手肯定會和我一樣想,對技術的追求是否有一個極限?當我們的技術達到一定水準,是否可以成為一名專業教練,把技術心得手把手的傳承給真正熱愛羽毛球的同事朋友或者青少年們?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小崔啊,小孫啊,小邵啊,郭松啊等等。去年還經常跟阿濤一起打球,前幾天看見他,搖身一變成為教練了,正兒八經的帶起了學生。看來再約他打球已是不大可能的事了。他也許已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內心充滿著優越感;也許為了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教學生,去賺錢;也許真的不屑再跟你們瞎混瞎的耽誤功夫。
這真是有些令人不爽。為什么呢?究竟原因還不是因為他的技術未必有你好,他的理論未必有你強吧。你就會有那種他憑什么憑什么的質疑和失落。其實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各人有各人的選擇,你自己如果覺得做一名業余教練算是修成了正果,有面兒,有虛榮,又很開心,不妨去朝這個方向努力,我想不難,也不會太遠。
其實對做業余教練這件事,我并不是心無所想,但也不是沒有顧慮和糾結的。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自己從來都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沒有大錢用,不缺小錢花,職業穩定,收入尚可,生活更是穩定無虞,豈肯為五斗米折腰?哦,既然不是為了錢,那又是為了什么呢?把科學合理的羽毛球技術傳授給更多的人,免得人們在這項運動中受傷,并讓他獲取更多更大的快樂?因為覺得自己技術真的很不錯,自然想好為人師,一種內心虛榮心的滿足?
想想如果是前者的原因,肯定自己沒那么多閑情逸致和崇高思想。如果是后者的原因,也可以肯定自己這個年齡還貪圖這等虛榮未免太淺薄了。
第二,自己從來都是一個天馬行空,閑云野鶴的人,如果真做了業余教練,能那樣遵循時間,如約面對也許很枯燥的教學和毫無悟性的學生嗎?我想做不了幾天,就厭倦了。就想想現在單位,所有的監考都給予拒絕,包括四六級別等一些收入較高的監考;所有的值班包括寒暑假都是努力逃避,讓給那些為了值班費的同事,還心存感激;即使單位組織的集體活動,工會活動,雖說純粹就是娛樂和玩耍,卻也是有一些酬勞和禮品的,自己大都不去參加。
可見還真是清高著呢,不是假清高,是真清高的。這樣崇尚自由,清高,自尊的一個人,不愿意一點點的違背自己的心愿意圖,并十分貪戀安逸寧靜,豈能去做好一名業余羽毛球教練,忍受枯燥的教學,笨拙的學生甚至于家長的挑剔?自己想想,都一個勁兒的搖頭。
第三,自己有那么多的愛好,興趣,擠時間,爭分奪秒都不夠用,怎么舍得再去經營一個缺少情感純粹為了酬勞的事情?不錯,我對羽毛球確實很有情感,但對教學對象卻沒有,這是兩個概念。要我去做業余羽毛球教練,動機不足。我想內心想它,想去嘗試,甚至羨慕身邊的一些朋友去做,僅僅是一種好奇和探索的心理,亦或是想對自己技術和能力有一個角度的肯定。
第四,其實,技術和能力的肯定不僅僅需要用去做教練來實現和肯定,比賽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之一。做教練,說到底,還是為了生存,為了金錢。阿濤昨天就是這樣說的,對,我現在沒工作,就靠這個吃飯養家。小崔,小邵何嘗不是,可惜他們的境遇都并沒有因此好起來。
專業的尚且難以從容為計,況業余乎。業余羽毛球教練,在他獲得酬勞的同時,消費的其實是自己。自己是被消費者,被動者。而比賽則不同,雖然可能會有付出,但自己是消費者,是主動者。在這種付出過程中,你獲得的是快樂和享受,當然甚至可能還會有一些物質上的酬勞,但這都是不足掛齒的。所以,對于業余羽毛球愛好者來說,我覺得除非被迫無奈,否則選擇做一個快樂的打球者要比選擇做一個勤勞的教練更優越和自在吧。
第五,當然也不是誰都能做好一個業余羽毛球教練,或者能長期穩定的從事這個事情。有幾個基本條件:
第一,你的技術要好。這里的好主要是指標準。技術動作要標準,尤其是高吊殺動作框架標準,步伐要好,當然最好反手也好。網前技術細膩,有自己的手法特色;
第二,羽毛球基礎理論和高級戰術思想最好兼而有之,同時具有比較豐富的實戰經驗和競賽能力;
第三,善于表達,這很重要。就是口才要好,理性的邏輯性的語言要有,感性的富有想象力的表達也不可缺乏;
第四,最重要一點就是要有耐性,誠心和情商,這三者缺一不可。既然選擇這份事情做,還是要有些事業心和真誠的態度。尤其爭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與成果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