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初學者,我們都知道,一般的搓下旋,都是借力擊球,只要板型控制好,即使不主動摩擦,都可以輕松把球接過去。搓下旋轉球可以說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地借力擊球。能主動摩擦進行加轉,與借力關系就不大了,但是能通過板型,輕輕一碰,就把球接過去(擺短接球借力最明顯),為自己創造很多機會。
接下來以我個人為例,我也曾走入過總也主動發力的誤區,誰叫咱年輕呢,身大力不虧,再加上專業地刻苦訓練,可以說只要是出臺球,不管下旋有多強,都可以輕松沖過去,注意是沖,不是拉。也是自己曾經太過注重單板質量的結果。
有一老年球友,不會拉弧圈,靠一手好搓球,一手不太成熟的快攻,和一手有點功力的攻弧圈,經常在比賽中,爆冷擊敗很多當地業余的二流高手,在前幾年我也經常輸給他,輸得讓人感覺莫名其妙。總結了幾次,我發現就是自己技術選擇的問題,總是想一板沖死對方的強下旋,不是沖不上,也經常能輕松沖上,但是對方手腕上還是有一定的功夫,搓球旋轉變還是很多的。偶爾稍狀態不好,失誤幾個球,一局就輸了,其實不是對方贏了自己,是自己輸給了自己。作為業余選手,去沖那板很強旋轉的下旋,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再加上弧線低,或者位置不合適,失誤就在所難免。后來我學壞了,太轉的球,我借力搓一板,說是搓,更準確說就是托一板,借力把球送過去,對方只要再搓,很難加上太強的旋轉。我毫不猶豫地側身沖或者撲正手去沖,這難度就降低不少,而且上臺率明顯提升。這兩年,這個球友基本很少再邀我打球了,我能邊開著玩笑邊打他個幾分球。
以上,我有點夸張地談論了借力擊球,其實,這幾年,我無論是進攻,防守還是相持都有一定的提升,與輕松勝他也有很大關系。
我先簡單地和大家聊了搓中借力擊球,改變擊球節奏,為自己贏得搶攻機會的一個案例,不能說有多高的技術細節,只是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典型的技巧,我這種技巧不夠專業,但和專業選手打削球,卻有異曲同工之處,大家可以看看丁寧打削球視頻,雖然她打得不好,但是那專業套路還是給我們很大啟發。